不过,进学前该给豆儿起个大名才是,秀才爹给三熊起的名字个顶个高大上,没成想,这三个臭皮匠连个长孙名字也起不出来。。。。。。
雪后放晴,屋内照进太阳,暖洋洋的,云姜从包袱里拿出原主的绣绷,准备找找手感。
她需要钱改善生活,想起那浆糊一样的红薯糊,云姜的胃忍不住抽了抽。
晋朝人普遍喜艳色,爱牡丹,这第一幅,自然要迎合时下流行的花样。
她几笔简单勾了个花样,选了线便下针,随着记忆逐渐找回,云姜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半天时间,一副艳压百花的牡丹便绣成了。
云姜甩了甩手腕,叶儿很有眼色的端着水碗,“姑姑累了吧,快歇歇。”
云姜喝了一口,是加了糖的,她把碗递给叶儿,“叶儿喝吧,姑姑不爱喝甜水。”
怎么会有人不喜欢甜水呢?
云叶儿小脑袋脑补姑姑是舍不得喝,让给自己这个小孩子。
云姜倒了一杯白水,喝了两口,又垂头继续绣。
冬日天短,云家也没油点灯,得抓紧白天时间多绣点。
第一副练手,第二副她便要绣能卖得上价钱的,绣绷小,想要值钱,那就得在绣法上下功夫。
这一绣,一直到天黑。
“姜儿黑天了,歇歇,仔细眼睛。”
。。。。。。
这样的日子一连三天,雪化了,云湛几个背着柴火和鸡蛋去镇上卖,云姜揣着绣品也要去卖。
到了镇上,她直奔霓裳阁,哥哥几人不放心她自己,便让云潮护着她一起。
到了门口,云姜让云潮在外等一会儿,云潮点头去了铺子最角落,他早都习惯了妹妹在外嫌他们丢人。
“云小娘子?你这几日怎么没来?你师父前天发了好大火,可得小心点喽。”
“这几日大雪封门,山里哪及得镇上的除雪,何掌柜,我远亲有些绣活想卖,拿过来请您掌掌眼。”
“哦?拿来我看看。”霓裳阁是镇上数一数二的绣坊,对绣品需求量很大,能学的起刺绣的女子家境大多富裕,很少有人愿意女眷抛头露面的来绣坊干活,因此,霓裳阁平日里也愿意收成品绣活。
云姜展开包袱,将绣品一一摆放在台子上。
何掌柜的目光初一落在上面便挪不开了!
“这是——”
他快速拿起那牡丹放在手里翻看针法,“这是什么绣法?”
这绣法不同于晋朝的传统绣法,针脚很短,丝线对光的折射少,要知道晋朝丝线印染为了提亮颜色亮度,会加一些类似荧光剂一类的药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