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一个大队都会开一个知青会议,听听他们的想法,并且把他们的诉求一一记录下来。
虽然这样做下来的工作量很大,但是顾青林觉得,与其听别人说什么,不如亲自去调查。
毕竟有句话叫做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把整个县份都调查了一遍之后,发现7成以上的知青都跟张建文想的一样,表示无论如何肯定是要回到城里去的。
这一大部分人的态度比较坚决,就是如果知青问题依然不解决,那他们很可能就会拒绝下地,躺平,随便你怎么惩罚。
还有一成左右的知青呢,则觉得上面怎么安排就怎么做,但总体来说回去的欲望还是比较强烈。
至于想要留在农村的知青,几乎没有。
哪怕像秦煦阳这样热爱农村,放不下这边事业的人,都想考大学,读了大学再看最后的发展。
还有零星的一小部分,是因为已经结婚生子了,实在放不下家庭,所以回不回去,对他们来说无所谓了。
因为有了顾青林带着人去走访这些事情,原本情绪比较激动的知青们,也倒算是安静下来了。
所以江元县的知青问题还算梳理的好。
隔壁江陵县就没那么好了,知青们闹的不可开交。
因为他们县,今年也有很多知青参加高考,可是他们那边的学习氛围实在比不上江元县的,他们县参加了上万个知青,据说只考上了一个!
这比例差距太大了,所以江陵县那边闹得比较厉害。
想不到顾青林无心插柳,反而立了功。
县里看到他把知青问题梳理得这么好,给他提了嘉奖。
而且安排他专门负责处理知青们的问题。
周茵见到自家男人负责了这个事情,也能帮着提点一些,毕竟她知道后面的发展情况。
顾青林也经常跟周茵讨论知青们的未来。
没想到顾青林的观点跟自己的竟然很一致。
“真没想到,你居然也觉得知青回城是必然发展。”周茵笑着说道,他家男人看的还是挺远的嘛。
“嗯,历史发展的必然吧,毕竟这两年的变化实在是太多了。”顾青林一边点头,一边写报告。
他要尽快写几份报告出来,提到省里去。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