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在这里,打三十个。”吴敏学指着桌上的一件不知是谁的大褂对肖玉说。
穿针,缝合,打结,剪线肖玉重复操作着,一会儿就缝了直直的一排。每针的大小一样,距离一致,松劲合适,打结干脆利索,转眼间三十针就缝完了。肖玉从始至终淡定从容,操作稳定。
吴敏学都不得不承认,小姑娘针线活可真好啊!
“明天我有一台手术,你准备一下。”吴敏学说完一回头看见周敬在身后。
“周医生你把明天手术的病人病历给她。”
“喝!”
吴敏学认真看了看周敬:“你这个颞下颌关节怎么老脱位?不是说治好了吗?又犯了?快去骨科看看吧。”
周凯:本来好了的,谁知前方高能,我今天都掉了两回了!!
……
肖玉实习三个多月了。
自从肖玉进入临床实习后,她的专业能力提高速度,快得令吴教授都惊诧。
其实学习哪有捷径可走,肖玉的空间里那一堆堆有着整齐切口的带皮猪ròu,又被一针针的缝合。它见证着肖玉的勤勉与努力。
就连那些野猪和狍子也被肖玉用来锻炼了腰穿和胸穿。
肖玉实习迎来的第一次穿刺,一针出水,手法熟练,简洁有力。令周围的医生们都惊叹,天生外科的料啊!
他们羡慕肖玉的手指纤长,却不知道肖玉为了锻炼手指力量所付出的努力。
肖玉知道女性天生在力量上就是弱势,肖玉锻炼身体,加强手臂,手腕和手指的力量,力求在操作中手指灵活,稳定,有力量。
哪里有那么多天才,只不过大多是比常人更加努力罢了!
为了珍惜难得的机会,肖玉春节都没有休息,她是在病房里度过的。
肖玉万分珍惜在实践中再学习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在课堂的理论学习有所不同,课堂的理论学习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而实习则是从病人到书本,再回到病人中去。
肖玉深入病房,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为了更好的取得第一手资料,外科病房的病人,肖玉都是尽量自己采集标本,为病人做血、尿、粪三大常规化检查。这期间,肖玉常常自行加班,接诊病人,问病史,查体,化验,写病历,她守护在危重病人床旁,几乎天天忙到深夜。
夜深人静时,肖玉还在病房里学习、观看病人当天检查的X光片,积累诊疗经验。做好病史记录的同时,从病人身上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她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掌握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并能及时发现问题,判断病情,作出正确的诊断。诊断是治疗的前提,只有正确的诊断,才能有正确的治疗。
肖玉的成长给吴敏学带来的成就感,让他看见这个孩子心情都好了。
上个月,肖玉在吴敏学手术完成后,被点了名:“肖玉,缝合。”
肖玉内心无比激动,她在手术室,已经观察了一段时间,肖玉迎来了第一次实际操作。
“是,吴教授。”
“叫老师!”
“是,老师。”
看着肖玉那漂亮的缝合技术,吴敏学都想拍下来,给以后的学生当范本。
这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