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科举之首辅 > 第 32 章(第2页)

第 32 章(第2页)

礼部尚书蔡信前两天带来几份经过誊录弥封的考卷让我评一评名次。

当时他就对你的那份考卷赞誉有加。”

“等拆弥封后,我见是你的考卷时还有些惊讶。

那篇“刑赏忠厚之至论”的策论里有很多政见不像你这个年龄的人能提出来的。”

宁砚出声解释道:“爷爷留下了很多他在任的手札,这三年我研究了不少。”

“原来如此,还是子长兄这个局外人看的更加透彻啊。”

章严维点了点头。

“如果换在你处在我两年前的位置上,你会怎么做?”

这话问出时,不止是宁砚怔住了,就连章严维自己都有些意外自己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或许是因为那篇策论太中他的心意了吧。

宁砚开始沉吟起来。

章严维也耐心的等着宁砚的回答,他很想看看自己这个好友的孙子还能不能再给自己一个惊喜。

“考察法”本身没有问题,但做的太过激烈了。

正如他以前所说,这应该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小阻力。

还有他不知道章严维心里是怎么想的,但变法派在推行考察法的过程中绝对存了排除异己的现象。

那些被或贬谪或革除官身的人中,的确有尸位素餐的人,也肯定有只是政见不和,而本身却有功无过的人。

换句话来说,考察法的初衷是好的,是为解决冗官冗费以及官员尸位素餐的问题。

但在推行的过程中却成了章派的鸡毛令箭。

不管这是不是章严维暗中示意的,这个问题宁砚都不可能当着章严维的面说出来。

“如果是我,我会将开源与节流并行。”

良久之后,宁砚给出了这么一个答案。

开源节流出自《荀子》中的《富国》篇,原文是“明君必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章严维推行的考察法是一种节流的方法,通过裁出打量冗官节省开支,但这种节流的方法带来的是让他举步维艰的反对。

如果章严维将开源与节流并行,稍微放缓节流的步伐,那很可能就不会是今天这个局面。

章严维捻了两下胡须,道:“哦?怎么说?”

宁砚笑了笑,答到:“小子只是觉得有钱好办事,所以想既开源又节流能更好的充实国库。”

实话宁砚当然不可能说,如果让他直接说“你做错了,你不应该节流节的那么狠,又不开源,所以别人才会反对你”。

这样说纯粹是给章严维,还给自己找不自在。

“那开源又该如何开?大凉如今的赋税虽然算不上重,但要是想加赋,对民生有益无害。”

“我会从‘商’来开源,改抑为推,商兴则国富。”

宁砚答到。

他回答这个答案有他自己的用意。

一是这个答案不会触到章严维之前犯的错,很保险。

二是因为他想试探一下章严维,看他对“重农抑商”的看法。

在看到章严维眼中一闪而逝的失望之色后宁砚对那个问题有了答案。

章严维停下了脚步,看着平静的湖面说到:“荀子言,故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垣窌仓廪者,财之末也。

一旦轻农而推商,伤的就是国之根本,商只能抑,不能重。”

宁砚不会也不想在这种问题上和章严维争论,因为让他和一个古人解释什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话也太不切实际了。

心下使然,宁砚弯腰说到:“是小子目光太短浅了,多谢章公指教。”

“也不是你目光短浅,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你出仕之后,你才能看明白很多事情。”

章严维意味深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