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次院试的主考官就是他。”
之后,宁砚还将章严维单独见他,还留给他一串佛珠的事情给白淑兰说了一遍。
“自从咱们家从上元府离开,那里的人就和我们断了往来,也只有世安先生还维持着和你爷爷的交情。”
“公公以前常说,世态虽然炎凉,但真情挚意还是存在的。
没想到公公即使去了,世安先生还惦念着这份交情,想提携于你。”
白淑兰说起来还有些唏嘘。
她都亲身经历过,所以更能体会到其中的那份不易与难得。
“砚哥儿,你为什么不跟着他去呢?”陆秋歌轻声问道。
她不想别的,她只知道宁砚跟着章严维去京师,绝对比待在平德村有前途。
而且章严维还是曾经的榜眼,有他的教导,宁砚绝对能受益匪浅。
宁砚缓缓回到:“我当时对章公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这话虽粗,但理却很明。”
“豪宅广厦那些我不想,去了就是寄人篱下,哪有自己家好。
章公即使对我再好,又哪能比得上你和娘。”
而且这里是他初来这个世界生活的地方,对他自然有一种特殊的意义。
更别说白淑兰和陆秋歌这两个他已经真正当成亲人的人了。
一番话下来,陆秋歌抿唇不语了。
寄人篱下的感觉她亲身经历过,比谁都清楚。
她是被买到宁家的,初到宁家是尚是八岁稚龄,处处都是小心翼翼,生怕有哪一点让宁家的人不满。
那时宁家还有两个仆人,但她总是和仆人抢活儿干,她怕自己不勤快宁家人就不喜欢她。
这样的日子过了许久,她才开始融进宁家,手脚才开始慢慢放开。
“那就哪也不去,就我们一家人在一起。”
白淑兰柔和的说到。
宁砚和陆秋歌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
宁砚中了秀才,而且还是案首,还被推举为贡生的事情第二天就在平德村传开了,是同乡考生带回来的消息。
当天宁家的门槛差点没被踏破。
不少上门祝贺的人纷纷把自家的儿子带上了,说是要沾沾宁砚这个案首的文气。
“这才十八岁就成秀才了,那二十岁的时候还不就是状元了!”
“爷爷是进士,父子两人又都是秀才,宁家这片地的风水肯定很好。
我等会儿要带点宁家的土回去,说不定能分上一点灵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