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没得挑的。”
他尚且觉得路青荷有些配不上佟意呢。
甚至都敢保证,路青荷再找到比佟意更理想的夫君了。
姜琬硬着头皮道:“我或可修书一封,以友人的身份劝她一劝。”
他着重交代:“不过,婚嫁这种事,还要看人家姑娘的意愿,我不能把话说重了。”
也算仁至义尽了吧。
胡安玉摊手不干:“你还是当面去说动她的好,我拿了你的书信回去,路姑娘看后万一悲痛过度,不想活了,我可真应付不起。”
路青荷那个小美人儿,心思过于细腻,不够豁达,若他带回一封姜琬劝她嫁人的书信,她指不定怎么想呢。
姜琬这次没有丝毫的妥协:“我不想见她。”
他不是圣人,也没有一颗普渡众生的心。
再说了,他和宗小茹大婚在即,这时候私下里去见路青荷,传出去对姜、宗两家来说都没面子。
“那,没辙了。”胡安玉剑眉皱紧了几分:“写吧。先说好,路姑娘出了事儿可跟我没关系。”
姜琬随手铺开纸张,摸了支笔拿在手上:“她不会。”
“万一她同意这门婚事了,你打算告诉青升吗?”胡安玉一边看着他写字一边道:“早点让他们认亲吧?你我好人做到底,顺便也把路贞的事告诉他们二人,我想他们也不会再留在你身边了。”
姜琬:“再说吧。”
一件事一件事的来。
胡安玉等他封好信笺,又问:“你前头说要弄个商人们专用的官凭路引,是做什么用的来着?”
姜琬扶了扶额,欲言又止:“探听消息。”
胡安玉愕然:“姜大夫,你要养探子?”
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
姜琬没作答,视线意味深长地投向了窗外。
出了青升这件意外的事,他深觉没有耳目不行,养几个自己的密探,收集各路消息势在必行。
有了商人的那种官凭路引,打个幌子,行事会方便很多。
“弄那个倒不难,你有可靠的人吗?”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姜琬:“正在物色。”
胡安玉倒抽一口冷气:“你最近见过什么人?”
“故人。”姜琬一笑:“胡公子,留下来喝杯酒?”
今天姜家老少都到了,晚上会吃个团圆饭,少不了美酒的。
胡安玉拱手作揖:“谢了。家里事儿多,回头再叨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