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虽然是全国最繁华的城市,但也就是相对的,尤其是大学这片地方,本身就在边上的位置,在这两位的眼里,看着还不如三四线小城的城中村。
不过倒是看好了一家,在巷子入口第五个院子,位置不好不坏,如果说是要开小卖铺或者服装店的话,肯定是太偏了,但开个小饭馆倒没关系。
面积跟他们在镇上租的那间差不多,不过租金就要贵一些,一个月八块钱。
当然了,如果是前头的小门脸不租,只租后面的小院的话,倒是可以只收四块,但宋城他们不是还想开饭店么?
看过了房主的证明材料,宋城就先给了三个月的租金。
房主是一对老夫妻,一个孩子在京城工作,另一个也下了乡,在当地结婚生娃,老夫妻两个明年就要去京城给大儿子带孙子,因此这个小院子就空了下来。
小院一共有三间房,房主自己住的那间不出租,走的时候就要锁起来。
租给他们的就是前头的一间房,和后院的一间。
老夫妻俩个爱干净,虽然租出去的房间空着,但也打扫得干干净净,还有个木板床,两件家具,宋城和原歌看了当然十分满意,商量好了今晚就搬了行李过这边来住。
从租房的地方到学校里,也就是五分钟的路。
如果放在几十年后,这就叫学区房,保准抢手的很,不过现在还没有这种说法。
正是秋季收获的时候,福来村的村民们有的还在地里收着玉米,有的干累了坐在田梗上歇脚闲聊。
“诶,你们听说了没有?说是要分地了?”
“分地?分啥地?”
“就是把这集体的地,分给个人承包啊!”
“那收的粮食呢?”
“收的粮食除了交完公粮以外,都归各家吧?”
“不可能吧?还有这么好的事呢?”
“怎么不可能,听说南方有些地方已经开始这么弄了!咱们这儿干啥都比人家慢,才落实到咱这儿来!”
“呀,那我可乐意,我家劳力多,都是干家,要给上我们十来亩好地,光粮食那我们一家敞开了吃也吃不完!”
“你家是劳力多,我家可是老人和娃娃多,那可怎么办呢?”
“老田啊,你还好意思说,你家人口最多,吃的也多,可一到干起活来,就不见你家的人了,都占了公家这么多年的便宜了,你倒是好意思!”
“呸!我吃着你的喝着你的了!旁人都还没说甚呢,你倒是先嚷嚷起来了,你家两个小子淘气,点了村里的草堆,村里跟你家要钱了?分就分,我就不信,分开干了,我一家人能饿死!倒是你,你家两个小子不好好管教,尽早就是村里的大祸害!”
眼瞅着这闲聊就有了□□味儿,两个汉子跳脚就要打起来,周围的人纷纷劝解,不过心里也是在盘算着,要是真分了,对自家是好呢,还是不好呢?
“诶,你们看,那个走过来的是谁?”
“是乡里的干部下来了?你们俩快起开,一边去别给咱村丢了人!”
“咦,我看着不是干部,你看那模样,像是个年轻的……呀,这不是老原家的女婿宋城吗?”
自打高考完,考上学的几个知青都走了,虽然大部分的知青都没考上,但这心思已经开始浮动,有找了关系,开了重病证明回了城的,也有请了长假,回去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