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脸色越来越难看了,一朝天子被朝臣当面怼到墙角,本身就是一件很屈辱的事。
“顾卿,一切尚未定案,朕劝你查实后再说,如何?不能因为凶手一句话便随便定李辅国的罪,此案可交给大理寺或御史台审理,三司会审之后再论罪如何?”李亨忍着怒气道。
顾青却毫不示弱地道:“陛下若需要证据和证人,臣都有,若陛下不反对,臣请此刻便召大理寺卿和御史大夫审理此案,就在这金殿之上论个是非黑白。”
李亨脸色铁青,深吸口气,缓缓道:“顾卿,何必咄咄逼人?”
顾青立马回道:“陛下,这些日臣和安西军将士们亦被朝野谣言逼得退无可退,几成过街之鼠,臣和将士们倍受屈辱之时,陛下为何不说他们‘咄咄逼人’?”
李亨终于忍不住了,语气渐渐强硬起来:“朕还是那句话,事未查清,朕不能轻易把人交给你。顾卿当以大局为重,不可自误,不可误国。”
顾青心中也生出一股怒气,努力忍住气,低声道:“陛下,臣只查到李辅国为止。”
李亨一愣,这句话已经不算含蓄了。
意思是说,他很清楚李辅国是被何人指使的,但,顾青只追究到李辅国便够了,大家不必撕破脸闹得太难看。
李亨顿时有些失措,随即想到自己这个天子如今的处境。
身边能用的人已经不多了,今天交个李辅国,明天交个李泌或是杜鸿渐,顾青这是一步步清除他的羽翼呀。
于是李亨坚定了决心,冷冷道:“顾卿,当初安禄山起兵谋反,用的理由是‘清君之侧’,顾卿尔亦欲效安禄山乎?”
顾青平静地道:“陛下,臣只是就事论事,李辅国犯了法,就应该严惩,臣并无别的心思。”
李亨眼神阴沉地盯着他,道:“以臣逼君,你还是大唐的臣子吗?”
“臣当然是大唐的臣子,但臣也需要讨个公道,请陛下一碗水端平。”
“朕若不交人,你当如何?杀了朕吗?”
“臣不敢。”顾青垂头,语气平静,但表情分外坚决:“臣还是那句话,要个公道。陛下若不给,臣自取之。”
李亨腾地站起身,怒道:“尔欲何为?”
顾青叹了口气,他知道聊不下去了,李亨摆明了态度要保李辅国。
但顾青,今日不想放过李辅国。
“陛下,臣告退。”顾青恭恭敬敬地行礼,默默地退出殿外。
李亨神情惊慌起来,厉声道:“顾青,你站住!”
顾青没理他,出了承香殿后,在神射营的护侍下径自出了太极宫。
走出承天门,顾青脸上终于露出暴戾的杀机,厉声喝道:“韩介,传令召集兵马!”,!
李十二娘脸色陡变,一只酒盏闪电般朝顾青的面门飞来,顾青吓得一激灵,缩身堪堪躲过。
“滚!”李十二娘从齿缝里迸出一个字。
…………
顾青灰溜溜地出了府,温柔地扇了自己一记耳光,以惩罚自己的嘴贱,扭头望向身后,身后一名身材矮小,垂头丧气的泼皮正被韩介拎在手里。
这位便是受察事厅指使,向城外难民营投毒的凶手。
顾青冷冷地瞥了他一眼,吩咐韩介派人好生看管,站在府门前沉思半晌,顾青忽然道:“走,去太极宫。”
太极宫外,从承天门开始,到整个后宫全是朔方军接管的防务,顾青每次进宫都很小心,承天门外早已驻扎着五千神射营将士,顾青进宫时都要领两千神射营将士护侍而入。
今日也不例外,顾青到达太极宫时,孙九石和两千兵马已经等候在承天门外了。
顾青在宫门外下马,步行而入,后面的神射营将士亦步亦趋跟随。
在宦官的带领下,顾青穿过太极殿,甘露殿,来到承香殿。
站在殿外等候片刻,宦官出来恭敬地请顾青入内。
顾青除履解剑入殿,见李亨正笑吟吟地看着他,顾青入殿后躬身行礼。
李亨笑呵呵地让顾青免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