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朝为田舍郎 > 第六百一十六章 阴谋投毒(第2页)

第六百一十六章 阴谋投毒(第2页)

“查案的事交给宋根生,他是府尹,此事是他的职责。”顾青说着嘴角一勾,冷笑道:“沉住气,不要慌,近百个难民死了,这事儿还没完,如果是阴谋,就不会到此为止,不出意外的话,这几日朝堂上会有声音的,看看谁先跳出来吧。”

难民被毒死近百人,此事很快传遍了长安城。

案情很快发酵,难民营里愤怒的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数万难民不知被什么人暗中煽动,纷纷要求朝廷给个交代,无缘无故毒死难民,此事不可善了。

众多愤怒的声音里,风向渐渐变得不对劲。

所有的声音最后都指向了顾青,因为顾青是负责筹集粮食的人,粮食被下了毒,顾青难辞其咎,在凶手没查到以前,这口黑锅只能由顾青背了。

与民间诸多声音不同的是,朝堂上却安静得出奇。

君臣对此事仿佛一无所知,每日的朝会也根本没人提及,好像近百难民的生死不值得拿到朝堂上说一样。

风向越来越诡异,顾青仍旧岿然不动。

这明显是一桩阴谋,而阴谋的最后,终究会有人跳出来的,如今这个阴谋显然还没到火候,不急,像化粪池的肥料一样等它慢慢发酵。

接下来的几日,顾青照样吃吃睡睡,给难民营的粮食也每天拨付,与平常没有任何不同。

难民营里那些被煽动起来的难民对顾青的愤怒指责,顾青浑若未闻。

民众是愚昧的,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他们大多数只知道盲从,所以从古至今,只要有人煽动,民众就会掀起惊涛骇浪,傻乎乎地跟着谴责谩骂。

真理掌握在声音大的人手里,人多势众就是正义,不管当事人是否无辜,总之搞臭了再说。

可笑吗?愚昧吗?

一千多年后,教育程度普及,网络讯息发达,人人都有着健康且正确的普世价值观,可是一旦被人煽动捏造,无数人仍旧头脑一热跟着一同谴责谩骂,无辜者倒在骂声中欲哭无泪,事后水落石出真相大白,可无辜者仍然等不到一句道歉。

摊上事儿就是活该。

顾青显然摊上事了。

解释无用,派兵去堵那些人的嘴更没用,顾青能做的就是每天照常过自己的日子,让那些谩骂者白白浪费口水。

几日后,朝堂终于有了声音。

御史台有一个名叫陈平的监察御史率先递上了奏疏,参劾蜀国公安西节度使顾青草芥人命,毁败皇威,察事不明,渎职失德。

奏疏上详细叙述了城外难民营近百难民中毒而亡一事,并将难民们愤怒的舆情也详细记述下来,有意思的是,这位监察御史却有意无意忽略了下毒的凶手,从言论上来看,似乎要把这桩大案完全归咎于顾青的失职。

更有意思的是,李亨看到这道奏疏后勃然大怒,当着满殿朝臣的面,将奏疏狠狠摔在地上,疾言厉色地指着陈平的鼻子,骂他捕风捉影,构陷功臣。

骂完之后,李亨又非常认真严肃地与朝臣们历数顾青的功劳,从奉旨入关平叛,到函谷关之战,颍水之战,最后潼关之战,以及收复关中和长安等等。

总之,顾青是忠臣,是功臣,不管谁对谁错,功臣是不能碰的,相比顾青立下的功劳,死几个难民算什么?,!

听。

长安城的权贵仿佛不认识万春似的,对她如避蛇蝎。

当年那个爱夜店爱歌舞爱喝酒的夜店女王呢?如今为何变得如此泼辣?

形象改变,人设崩塌,但万春的收获却着实不小,这几日从长安城的权贵那里弄到了不少钱粮。

盛世贫富差距颇大,这个世界的资源渐渐集中在少部分人手里,万春一眼就看清了这个社会的实质,直接找这少部分人下手,竟被她弄到了两千石粮食。

粮食送去安西军大营,顾青长长松了口气。

皇甫思思和张怀玉去南方弄粮食还没音讯,没想到为他解决燃眉之急的竟是万春。

对那位傲娇的公主殿下,顾青终于刮目相看了。

一个不曾经历风雨,从小到大只在温室里长大的女子,虽然只是一朵娇弱的牡丹,却已有敢于直面风雨的勇气。

从大营的粮食里临时调拨了一批,加上李嗣业打劫的官仓,以及长安城募捐到的钱粮,以及万春弄到的粮食,这批粮食大约能支撑一段日子了。

于是顾青下令将粮食紧急调往城外难民营。

粮食危机暂时解决,但也不能管饱,下一批粮食不知何时才能弄到,顾青只能下令每天供应难民两顿米粥,又花钱从商贾手中买了一批肉和萝卜莲藕之类的菜,剁碎了掺杂在粥里,尽量保证难民除了填饱肚子外还能稍微兼顾一下营养均衡。

为了这些难民,顾青这些日子已忙得心力交瘁,指挥战役都没这么辛苦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