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件喜事。”
夏守忠笑着,解释道:“茜香国派遣她们的公主进京与太孙殿下和亲,朝廷已经答应了。这会儿人已经送到门口,就等通告二位娘娘之后,便让进门,然后还得烦扰两位娘娘给安置一番。”
和亲……
宝钗和黛玉都感觉到不适应。一直以来她们见到的都是中原女子,猛然间听到一个异国公主,而且还要进府与她们成姐妹,觉得既新鲜,又不太舒服。
夏守忠似乎看出薛、林二人的心思,他故意笑道:“说起来这位公主来历可是不小,她是茜香国女王的亲生女儿。去年的时候朝廷不是和西海沿子那边打仗么,这个茜香国便牵扯进来了,如今他们战败,这才忙着和亲。
不过这茜香国诚意是足够的,不但提前把公主送了进京,而且还赔付了海量的嫁妆
据说朝廷也有意安抚茜香国,所以就答应了和亲。”
宝钗点点头,她如何不明白,以贾宝玉的身份,这种事在所难免。
现在只期望,那什么公主不要生的太怪异,令她们看着不舒服便罢了。
夏守忠继续道:“呵呵,二位娘娘或许不知道。起初的时候,首辅大臣们还建议,说要按照国礼,以储君侧妃之礼迎娶这位公主,以示对茜香国的尊重……”
这话,说的宝钗和黛玉心里俱是一跳。
她们,也是侧妃呢。
贾宝玉若是再娶侧妃,不是越发削弱她们的地位么?而且,也显得太孙侧妃不够尊贵,可以随意添换。
“可是被太孙殿下拒绝了。太孙殿下说,自皇帝之下,亲王只许纳两名侧妃,此乃祖制,不可更改。任是首辅等言说,储君可例外加封,太孙殿下便是不采纳,还说茜香国有叛乱行径在先,朝廷不多加追究责任便罢,岂可再上恩宠?
故而只许庶妃之位,还免去嫁娶典礼。所以鸿胪寺的官儿们将人直接用轿子送过来了……”
夏守忠乃是人精,他故意说这般说,就是在帮贾宝玉卖好。
他大概知道,贾宝玉之所以坚决不许茜香国公主做侧妃,便是在维护薛、林二女的地位。
毕竟,特例一旦开启,以后便可能有第四个、第五个侧妃……
由此可见,薛林二女在太孙殿下心目中的地位,也就难怪自家皇后娘娘每次见到蓁蓁小姐,都要传授她一些御下的手段,便是怕她在这二位手里吃亏罢。
夏守忠尚且能猜到个中情理,更何况宝钗和黛玉自身?她们几乎一下子就想到了贾宝玉当时在朝堂上与群臣力争长短时的模样。
这,只是为了照顾她们二人的情绪罢了。
宝钗还好,黛玉一时间只觉得心里五味杂陈。对于府里进新女子的不悦,对贾宝玉对她们的呵护而感动,为人生的身不由己而无奈。
纵然贵为太孙侧妃又如何,面对这些事,还不是无能为力。
别说她们了,就是贾宝玉,也不能随心所欲。他既要照顾她们的心思,还要面对朝廷和百官的压力……
不过,他的这份心意,她感受到了便是。
宝钗深吸一口气,笑道:“多谢夏总管坦诚相告了,还劳烦你专程跑一趟……”
说着示意丫鬟送上早已备好的润嘴费。
夏守忠虽然并不大为这个,到底不好推辞,便领谢了。
这边交代好了之后,便出去让外头的人,将人给送进来。,!
变,诺诺不敢言语。
将托摩使臣赶下殿之后,其他几国使臣也纷纷觐见,上了求和的国书。
不过这几国,自然没有托摩那般,任人宰割。
贾宝玉也没有太在意,十几万大军,确实无法横扫偌大的西疆,就算能,目前大玄也没有足够的能力维持补给线了。
得歇歇。
所以,对这几国的求和所需要付出的补偿,不过就是你来我去的讨价还价罢了,朝廷早已商议好了策略,按部就班便是。
唯一值得一提的便是,茜香国提出了和亲的请求。
说起这个西疆小国倒是个奇葩,一直都是大玄的属国,以前也是对大玄年年进贡——虽然大多是个意思。
但是人家在开战之前,就派使臣进京说了,他们是被其他几国胁迫才出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