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的内功心法传授,拍了一个星期
接下来,拍摄凌放跟师兄们在寺里习武和打闹的日常。
徐知意看了一下拍摄的通告,年轻武僧们的基础训练不少,包括有:练习扎马步、梅花桩上练步法、对着树打、挑水等。
还有爬台阶?
拍这一场户外戏的时候,徐知意和团队人员都见识了一把什么叫爬台阶了。
竟是从山上往山下爬,四肢着地的从一层层的台阶往下爬。
徐知意问梁观南:“你以前爬过吗?”
“没有,但我刚问了这里的僧人,他们有这一项训练内容。”
徐知意还以为是电影为了看点,故意制造的一个噱头呢。
真的不会摔着吗?
事实上,会的,电影里也有角色从台阶上栽倒了的剧情设计。
好在除了梁观南、田伊还有2位有镜头的演员,其他训练的弟子都是由寺里的僧人友情出演的,对僧人来说是家常便饭。
梁观南等人的爬台阶吃力之中带着一份小心谨慎,生怕一个重心不稳摔了。
徐知意看了忍不住感叹:原来一层层台阶的上山不是最辛苦的,而是一层层的台阶往下爬。
练武要突破身心的极限,演员们一边“练武”一边拍戏,更是突破身体的极限了,梁观南这是一边拍戏一边上武术进修班来了
这一段时间的拍摄下来。
徐知意听到霍语堂导演多次夸过梁观南整个人对角色投入的状态和气场,表现得很好,眼神戏很到位。
指的是梁观南在“练武”的过程中,眼神专注且认真,有一种对自己的狠劲和韧劲,将一心习武,桀骜,有血气,有性情的少年武僧形象立起来了。
在训练期的时候,霍语堂导演每一次过来看演员训练都是在观察,选的演员要跟他脑子里的角色形象贴合。
霍语堂也对徐知意直言不讳:“我一开始的想法,出演‘凌放’这个角色的演员最好要有十几年的武术基础,定的3个月训练期,除了田伊,其他4位都是演员,就是想看看演员在3个月后能练到什么程度,能不能胜任得了。
梁观南是意外之喜。当时负责带5位演员训练的武指,看出来了观南是有底子的,和田伊的武术底子不同,观南的身上有着少林功夫的底子,他很适合凌放这个角色”
开拍到现在看下来,他也果然没选错人。
徐知意:所以霍语堂搞那什么综合分数的评分表,走个过场而已。
还真的是老狐狸啊!
大半个月的拍摄下来,梁观南晒黑了,人也壮了一点。
手指、手臂和腿,磕了碰了青了肿了紫了都有,新伤加旧伤的。
这一天在片场吃晚饭的时候。
梁观南坐下来,发现自己的这一份饭菜,没有筷子。
“还有筷子吗?”
助理发现梁观南没筷子,正要把自己递过去。
徐知意对助理示意不用,给梁观南递了一个勺子。
“你的右手指不小心夹伤都肿了,我看你中午吃饭的时候右手拿不了筷子,左手用不了筷子,给你准备了一个勺子,用勺子吧。”
“谢谢徐姐。”
梁观南拿勺子吃饭确实没那么吃力了。
怕经纪人担心:“我没事。”
“恩,收工回去记得擦药,自己擦不了的后背什么的,我跟助理小张说了让他给你揉揉,这样好得快。”
梁观南:“”正想说不用了。
被点名的小张从碗里抬头,嘴里的饭还没嚼下去:“唔,徐姐放心吧,交给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