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的店员喊骆常庆补粉条和干海带、咸鱼。
文霞道:“我去拿!”
烧鸡、烧鸭、盐水鸭这些卖的也很快,没撑上一小时就清空了。
这些都是限量供应,每种每天上午限量供应五十只,下午五十只,卖完连根鸡腿都不会补。
还有海城、云省、首都等地糕点面包。
店里部分商品也要票,没有票也能买,价格高一点,这些也是卖的最快的。
干果炒货类也不错……
今天的布匹衣服类的反而是卖的最少的。
万嘉商店里的东西,品种多而杂,平价的衣服布匹是这里头利润最高的,其他的商品利润都不高。
少的只有几分钱的利润,毛算是高的。
但就是这样的低利润,等晚上结算的时候那个数额也很惊人。
整整一天,店里的顾客就没断过。
文霞抽空去酸辣粉店里看了看,两个娘都没顾上跟她说话,后头的火烧炉一天没停。
本来发的面没那么多,但早上一看那个状态就知道今天买卖差不了,赶紧又发了两盆面,刚好接上。
粉条也是,一瞧人多起来,赶紧又泡了一桶,就这样还不够卖的。
晚上不太忙的时候只留一个收银台继续工作,另一个跟文霞一起就着票据对账。
弄的这收银台有个方便之处就是钱币分开放,盒子里放满了就拿皮筋一捆,扔到抽屉下边的柜子里,上头接着收,方便归拢。
128一斤的甲级柿饼卖了七百多斤;一块五一斤的香蕉卖了九百多斤、柚子卖了一千个;橙子相对便宜些,六毛二一斤,卖了一千五百斤。
最最便宜的甘蔗补了十次货,卖了两千多斤。
还有菠萝、橘子等等……
桂圆干价格高,也卖了上百斤。
四百斤粉条全卖完了,粉条他没往这边的库房里备货,没想到卖的这么快,就没再补。
木耳的销量也不错,七百多斤干海带一点不剩,咸鱼和虾皮也清空了。
其他的那些炒货熟货日用品就更不用说了。
桂省那边的黄糖也很受欢迎,黄糖是骆常庆夏季的时候进的货,那时候进货便宜,冬季的价格跟白糖价格不相上下,他打了个中间差,所以卖价比白糖稍微低一点也能有利润。
各个地方的特产是最受欢迎的,今天拿出来几箱香皂、药皂,上午就清空了,下午没再拿。
最终清点下来,从早上到现在,连本带利四万多的营业额。
相当不错了,这会儿才晚上七点半。
酸辣粉店也在盘算。
火烧、酸辣粉加上卤蛋这些,总共卖了六百来块钱。
两个娘累的也够呛,董慧和齐爱云年轻点,在家里也是做惯了家务活的,还稍微好一些,但是第二天胳膊就抬不起来了。
这还只是酸辣粉,麻辣烫还没上呢,上了更忙。
商店那边有盘账的,有整理货柜的,有扫地的,地上全是瓜子花生皮、还有踩扁了的果皮。
忙活的时候也有进来逛,看着部分空了柜台,道:“没多少东西了啊?都卖完了啊?”
骆常庆笑道:“明天早上过来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