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此一回,他已经彻底打消了争权夺利的念头,只想和八福晋相依为命地过日子了。
八爷临行前的那一番话对八爷和十爷的触动还是比较大的。
两人再是要强,不愿意跟曾经的对头低头,
但八爷说的对,他们都是有孩子的人。
不趁着现在皇阿玛还在,四爷看在皇阿玛面上都会原谅他们的时候跟四哥低头。
难道要等皇阿玛去了,再去找四哥吗?
抑或是等四哥去了再去求侄子?
侄子对他们只怕还不如四哥对他们呢。
八爷走后没多久,九爷和十爷就开始频频的给四爷上折子,说是在家闲的慌,求四哥赏他们一个差事。
他们用了求这一个字,倒是让四爷哭笑不得。
他现在已经是坐拥江河的人了,又岂会在意九爷和十爷。
见这两人都跟自己求饶了,四爷看在自家皇阿玛的面子上,让十三爷给这两人安排了两桩差事。
康熙之前说是对儿子们不闻不问,但没有父亲不希望儿孙和睦的。
见九爷和十爷也跟四爷低头了,康熙十分的高兴。
他这两年一直隐居在畅春园,轻易不怎么见人。
只有逢年过节时才会出来转悠一会儿。
如今,他却跟四爷提议,说是要在畅春园举办一场家宴,把除了直郡王和废太子以外的儿孙们都请到园子里来吃顿饭。
他难得的有兴致,大孝子四爷自然是大力的支持。
他还说不如把抚蒙的公主们及其子孙也叫回到京里来。
康熙自然十分的愿意。
连太皇太后听说了之后,都比往日更精神了一些。
那几天迎春一去看她,她就问迎春:“公主们都回来了吗?”
迎春就跟她算着日子,说这个公主走到哪里去了,那个公主走到哪里去了。
四爷见连太皇太后都那么期待,自然更加想要把这次家宴办好。
从太皇太后这一辈算起,再到永字辈的阿哥。
太皇太后这是五世同堂了。
不对,要是再算上纯禧公主的那个重孙子,这就是六世同堂了。
别说是他们大清的皇室了,就算是往上数几朝,都难得有这样六世同堂的盛世呢。
跟康熙这么算下来后,两父子都是十分的激动。
他们都觉得这场六世同堂的家宴肯定会在史书上留名,成为千古的美谈。
四爷担心皇后一个人操办不来这样的宴会,指派了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