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总想着为孩子们日后的前程铺路。
她看小十九凭借着每年的马球赛在京里出了名,又看二十二十一他们个个都得了差事,现在走出去了好歹也能指使一些人了,
就埋冤起了小十八,说他每日里要么就是在府里写什么美食心得,要么就是去各处品尝美食。
一点都不知道讨四爷的欢心之类的。
说实话,她听喜塔腊氏对小十八说了这样的话,心里其实很不喜。
但她到底是做婆婆的,喜塔腊氏不过是和小十八拌几句嘴,小十八自己都没过来跟她抱怨。
她就也不想参合到他们夫妻俩人之间的事情里。
不过,康熙和四爷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喜塔腊氏说的这些话。
这父子二人当下就对喜塔腊氏生起了不喜之心。
要不是她拦着,只怕康熙或者四爷会让皇后训斥喜塔腊氏。
后来,小十八也进来劝康熙和四爷息怒,还跟他们说,他是真的不想到朝中当差。
又跟四爷说,要是他四哥愿意的话,就把他儿子带在身边带一阵子吧。
这样一来,也能堵住喜塔腊氏的嘴。
四爷当时就又恼了,说他弟弟好歹是个皇子阿哥,怎么能怕喜塔腊氏区区一个女子呢。
小十八就说喜塔腊氏已经做得不错了,至少她没下手害他的孩子。
又说喜塔腊氏看别的兄弟们都有了差事,看他没有差事,心生不喜他也能理解。
说喜塔腊氏无非是担心他在他四哥面前失宠,进而连累到他儿子云云。
所以,四爷把他儿子带在身边带一阵子,喜塔腊氏日后就会闭嘴了。
四爷虽然很为这个弟弟抱屈,但自己弟弟都为喜塔腊氏求情了。
他还能一定要治喜塔腊氏的罪不成?
他就把弘响接到了紫禁城,放在身边养了一阵。
小十八家的弘响是四爷唯一接到身边养的侄子。
他被接进紫禁城时,在京城内还引起了一阵轰动。
而喜塔腊氏或许是觉得与有荣焉,也或许是觉得孩子得了四爷的青眼后,再也不用担心日后的前程了。
就再也没有像之前那样急躁了。
然后,迎春发现,喜塔腊氏又开始走了另一个极端。
她觉得现在府里的局势正和她意。
小十八虽然宠顾氏,但顾氏在喜塔腊氏面前向来把自己放的极低。
她生的女儿虽然得宠,但在喜塔腊氏看来也不过是个女孩罢了。
下一胎生的倒是儿子,但那儿子又是个小憨憨,从小做什么事情都是憨头憨脑的。
读书也读不好。
他们这一脉的孩子,虽然各有各的性子,但都很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