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秀娥也忘了。今儿,确实是家乡的车队该到省城的日子。
“正好就是那边在闹的时候,车队我已经让他们先赶到另一边藏好了。”这是朱止青的妥帖处,先把车队藏好,若有个万一,也好让车队带着人立即离开省城,而不是被一锅端了。
“很好!”秀娥说完就对鲁老爷道:“原本已经定好了日子,还有三天就是新店开张的日子,这会儿只怕要耽搁下来了。”
都遇到这样大的事儿,还能想着新店开张,鲁老爷已经笑了:“杨大奶奶果真有大将之风,遇到这样大事,都还在想着生意。”
“这是我们生意人的本等。”说话时候,秀娥已经和众人走出了衙门,瞧着这熙熙攘攘的大街,秀娥不由感慨地道:“朝廷重农抑商,是因为商人不织而衣,不耕而食。可是再一想,若没有商人从远处把各种货物运送而来,各地又怎会如此繁华。”
第四百八十二章
“商人逐利,朝廷重农抑商,也是担心人人都来逐利,就忘了民之根本。”鲁老爷对这一点也深有体会,不由感慨地说。
“照我瞧来,士农工商,都是良民,良民与良民之间,自然也要互相制衡,取中庸之道。”朱止青也很有感慨,毕竟商人之家,出了个读书种子,那是天大的幸事,而一个读书人,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不读书去做商人,就会被视为自甘下贱。
明明都是同一个人,明明都是良民,因为不同的选择,也没有去作奸犯科,就会被人侧目,想来这世间的评判,其实并不是……朱止青强行忍住不把后面的话说出,再说出后面的话,就成了大逆不道了。
“这位小兄弟颇有见地,杨大奶奶,请问这是……”鲁老爷瞧了朱止青一眼,又笑着问秀娥,秀娥急忙笑着道:“这是朱掌柜,他和陈掌柜,要换个个儿,以后他在省城,陈掌柜在家乡。原本我是打算在新店开张的庆贺酒席上,让他出来见见大家。”
“这位朱掌柜年轻俊秀,听其谈吐更是不凡,杨大奶奶,你选人,可是有一双巨眼。”鲁老爷自然也要吹捧几句,秀娥淡淡一笑,说上几句客气话,到了拐角处,秀娥又谢过鲁老爷,鲁老爷也就往别处走了。
谁知刚转过拐角,就听到召儿的声音:“大奶奶。”
“你们怎么都来了?”秀娥瞧向召儿,又瞧见陈庆也在这,不由有些不赞成地皱眉。召儿急忙道:“我们一直着人在打听,大奶奶,这简直就是飞来横祸。”
“祸福相依,不到最后一步,谁晓得是福还是祸。”秀娥笑着安慰召儿,召儿的眼圈又红了,这事儿,怎么瞧,都像是祸,而不是福。
“我们先回铺子吧。”陈庆最见不得召儿眼圈发红,急忙招呼大家赶紧回铺子。被这样一闹,铺子自然是开不成的,但伙计们都没走,都在铺子里面等着。瞧见秀娥被众人簇拥着进来,桃花已经走上前:“东家,若着实不行,您就把我们都给辞了吧。”
“是啊,东家,我们还可以去找点别的营生,再说这些日子在这铺子里,也攒了几两银子,比不得原先一点银子都没有的时候。”素秋也在一边帮腔。倒是素心一双眼含着泪:“东家,您要辞了我,我也没有别的地方去,不如就跟在您身边,做个丫鬟。”
“你们啊!”秀娥瞧着众人轻叹一声:“事儿都还没有到最坏的地步,怎么一个个都往最坏的地方想?”
“我们不是往最坏的地方想。东家,我好歹多读了几本书,我晓得,这世间对女子的规矩是什么样的。”桃花双眼盯着秀娥,语气沉重。秀娥听着桃花这沉重的话,浅浅一笑:“谁告诉你,我做的事儿不合规矩了?”
众人都没想到秀娥会这样说,齐齐啊了一声。秀娥看向他们:“你们瞧,我出来做生意,是为了亡夫遗愿,我雇了桃花你们,是因为我不忍见寡妇流离失所,才给了你们一个营生。我这做的,哪点不合世间规矩了?”
这,说的似乎也对,桃花她们都瞪大了眼,秀娥淡淡微笑:“这世间的规矩,本就是人定,既然是人定的规矩,那就要看人怎么说。”
秀娥出来抛头露面做生意,又雇了桃花等人,自然会被人认为,秀娥这是不懂规矩,乱了世间规矩,但要换个角度,不辜负亡夫遗愿,又收留寡妇失业的人,怎么说,都是一个节义双全的人啊!
“东家说得对,世间规矩,既然有这样说的,那自然也可以用另外的说法。”朱止青的声音已经响起,他仔细想了想,也很认同秀娥的说法,这世间规矩,既然是人定的,人说的,那就要看,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