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旁人呢?”宋若若声音变得越发小起来,双肩缩在一起,将自己挤到一处狭小空间里头。
这个“旁人”不用问也知道是谁,严澈之手一顿,再抬起头来时,嘴角竟然勾起一道弧度,轻声说道:“我们的事儿自然不需要旁人掺和,只要不来招惹,我就不会去管他,即便”旁人“有那样的心思,我自然也能让这种心思烟消云散、甚至彻底消失!”
“嗯。”宋若若点点头,抿起嘴唇坐于位子上,不自然的又往里边靠靠,虽然这件事自己没有掺和,但宋若若总感觉自己似乎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甚至于无言面对小将军。
“咱们回家,路上也不必逗留,一路到家。”后面几个字咬的格外重。严澈之眼神坚毅,绝不会再叫路上出丝毫疏忽。
宋若若默默点头,等过了会儿听见外面马鞭扬起的声音,宋若若猛然抬头,想起来一件大事,慌忙问严澈之:“小将军,那夜的几个侍卫呢?他们都怎么样了?”
严澈之眼神中闪过一抹晦暗,转瞬即逝,接着努力露出浅笑:“他们没事,不过都受了伤留,这里顾及不到,我便叫人将他们送去外面调养,他们身上有功劳,等开春就直接让他们回去汴京,也好与家人早日团聚。”
“嗯,那就好。”宋若若点点头,身上终于又卸下一口气,心底里为他们高兴,“他们回去也好,汴京有他们的亲人好友,当差也容易。"宋若若很是欢喜。
“对。”严澈之脸色微变,很快又调整过来,继续挽住宋若若,自己则坐在她上方,叫她看不见脸上流露出的失意。这件事就瞒着她吧,对任何人都好,严澈之心里想着…………
外面的长风一年多来第一次没在马车外面偷听望风,只一言不发的骑行在队伍最前面,偶尔回头看看,那几个熟悉方位上都已然换上了人,伴随着路边的枯藤老树,很是陌生。
……………………
关于小将军和宋若若回去的那条道路,忽然想起一个场景来,大家可以按照这首诗来想一想具体场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从此以后我更爱济南这个城市啦嘻嘻嘻嘻嘻嘻嘻嘻嘻嘻嘻
第212章回去泉州、不怪雪莲
还是好开心回家啦嘻嘻嘻嘻嘻嘻嘻嘻嘻嘻嘻,回家写的第一篇章节【1】
严澈之说得没错,为了尽快回去,除了必要的停下烧火吃饭外,马车根本不做丝毫的逗留,一门心思地驱使着往前赶,马蹄跑的生风,恨不得直接飞回家里。
直到夜幕降临,马车短暂的停下来,侍卫们将马牵到一旁喂食,其余几个留下的负责煮粥做饭补充体力,为晚上的奔波准备新的行囊。
宋若若胆战心惊了两天,回回睡过去都是被披晕所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遂天黑下来后,宋若若便彻底卸了防备沉沉睡了过去,脸色平稳淡然,感觉很是舒服。
严澈之吩咐人不得打扰后便走下车,随着几个侍卫一同吃干粮,几人一言不发,只有点燃起来的柴火堆因为风吹,时而会发出些“噼里啪啦”的声响,显得更加冷清。
这次来是带回了两辆马车,原先朝奉郎乘坐的那辆回来拉了雪莲,长风沉默着把她那份干粮送到马车外,后又继续回到火堆旁暖身。
雪莲紧促了一路,这会儿见宋若若睡了,剩下的人连同小将军都聚到一堆,她这才提起衣服,蹑手蹑脚的往严澈之那边走去。
几个侍卫早就觉察出动静,发现是雪莲后便不予理会,继续啃着手上烤熟的饼,端着热水往下吞咽。雪莲一路上畅通无阻,最后径直走到小将军背面,‘扑通‘一下跪在地上,膝盖发出’吭‘的一声声响,听起来很痛。
雪莲咬紧牙关没叫出声来,屈着腿又往前膝行两步,周边侍卫见状忙纷纷起身绕到旁边去,边吃饼边看着这突然发生的变故。
严澈之没理她,继续摆弄着手里握了半晌的手炉,往里面添几块刚弄好的炭,偶尔磕磕里面的炭灰。
雪莲见没人吱声,硬着头皮在地上磕了两下,而后低声请罪:“小将军,一切都是我的主意,若,宋姨娘会去那也都是我的主意,她晕倒了什么都不知道。一切都是我一手办的,要杀要剐请小将军冲我来,万万不要错怪宋姨娘。”
一气说完,雪莲低头跪在冰凉地面上,双手交叉在腹前,紧紧吸住气,一副悉从君便的样子。
严澈之不说话,将手炉里的灰烬尽数撒掉,盖好盖子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