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坐在一起,说起依依的婚事,皇后也拿出来画的人物画像,一张张的铺开,然后解说每一张的儿郎的家世人品。
玉珍说,“让依依自己挑选吧,我可不给她挑选。得让她自己挑个喜欢的。”
太后想了想说,“我最中意的还是我家孙子:贺向阳(太后次子的儿子)。不过那孩子有些闷,不爱说话。还有就是那孩子亲母已逝,府中是那吕燕(继媳)做主,我怕依依去了受委屈。”
“那我可不管,依依在宫中,就得二位娘娘帮忙找。只要依依自己点头答应,我就没啥意见。”玉珍乐呵呵的。
惹的两位娘娘哈哈的笑了起来,她们就喜欢玉珍的不见外。
中午,皇帝那边也接到了太后派金嬷嬷送去的火晶,金嬷嬷亲自解说,告诉皇帝还有邓公公火晶的妙用。
皇帝在中午时,就感受到了那暖意,再也不用不停的哈手。舒服的很,“节约了不少木炭。”
“是呀,皇上,只是火晶少了些,要不然一年宫中能节约不少的炭。”宫中的用碳大户就是皇帝,皇帝住的地方,批阅奏折的地方。冬天常年不熄火,都是燃烧着木炭。随时保持着温暖。
各宫娘娘的住的屋子也是一样。一年用的木炭可不老少。
“不少了,总共就那么些,人家大半都送进了宫中。还少啊,即便章家一枚都不留,宫中也不够用的。”皇帝是个明白人,也没有强抢的想法,多少是个够。
“是是是,奴才也跟着皇上享福了。”邓公公乐呵呵的说道。
在宫中待了大半天才出来。她献宝有功,又有奖赏。诰命夫人升了几级,章赫的闲职品级也提升了几级。虽然用处不大,但也能唬唬人。
此时,已经是腊月,有一群人从江州已经快抵达京城。
顾知府在江州的任上已经结束,回京述职,加上调任去西北(平调)的一处州府任职,职位没有变动,依然还是知府。甚至还不如当初在江州时。
要知道,江州可是江南的大州府,繁华富庶,岂是西北边缘的州府可比。
带着妻小一起回京城过年加述职,年后就要启程去往西北任职。随行的人群中还有江州几位书香门第世家与豪门的公子哥儿,以及江州李家的某支的兄妹(李晋,李蔚)。
冬天,北方的运河里结冰,这群人走的是陆路。
一路做舔狗的顾志安围着李蔚转来转去,两年的时间,死活不愿意定亲,眼里只有李蔚。
还有一天的时间,大概就能抵达京城。
京城中景平侯府也接到了江州府那边的信,知道顾知府一家近日会抵达京城。吩咐人收拾他们居住的院落以后,就没有了别的布置,就像是有关系不咸不淡的客人要来似的。
……
初到京城的李家兄妹,直接入住进了李蔚一年前让人来京城置办的宅院里,不是特别的大,三进左右。不过收拾的美轮美奂,屋中的家具,全部换成了那种后世的现代的那种新中式款。
“哥,舒服吧?”李蔚叉腰得意的问。
“着实不错,比江州的家里都要好。”李晋在自己居住的院落看了看,他现在是举人,明年不参加会试,他是举人的后面几名,明年肯定不敢去参加会试,但他与另外几位一起上京就是来这边读书的。还有感受明年的会试。
“那是,家里也只有母亲父亲还有你我的院落改造了下,其余的我可不会给她们改造。”她是绝对的女权至上,最是看不得小妾。对小妾也没有好脸色,她心中想的是,即便她穿越过来时是已婚妇女,丈夫有小妾她也有信心让丈夫彻底把那些小妾打入“冷宫”,以后的心里只有她一人。
对,李蔚就是这么自恋。
“对,你厉害,快回你院落去休息,不累吗?”
“累,哦哦,对,我先回去休息。哥,你先休息。”李蔚还不累,小跑着跑了出去。
来到京城已经有几日,各家都收拾利落。顾志安与江州来的一群人约在京城中最好的酒楼:通运酒楼。
定了一间大包厢,顾志安早早的来了,等待在包厢,里面的炭盆烧的旺旺的。包厢内也是暖意融融,很舒服。他脱下大裘,靠在一边,脑海中却一直放着“短视频”,耳畔一直想起家中堂妹的话:九哥,之前与你有过婚约的章家县主府上,父母的品级又升了几级。
还有那云华县主现在可是长住宫中,宫里的诸位娘娘都对她很好。太后把她当亲孙女待,在你抵达京城的那天下午,已经下旨赐婚,是豫亲王家的世子贺向阳。
据说是太后提议的,不舍的县主外嫁。还有县主在两年前说,谢谢你的不娶之恩。九哥,你的眼光可真高,这样的女子都瞧不上。”
顾志安再蠢,也知道大伯父家的堂妹是故意在他面前说这番话的。心里很是恼怒。
说实话他听完以后,心中颇有些难受。虽然他不在意也不喜欢章家那走了狗屎运的章依依,但听说她被自己退婚以后越过越好,心里那叫一个不是滋味。
有些人就是这样,得到以后不珍惜,即便自己主动放弃了,也不希望人家过得比他好,当然是越过越差才符合他的心中期许。
没想到那位走狗屎运的,居然一步登天,许配的婚约是铁帽子亲王世子,以后那也是亲王妃,这个结果着实让他难受。
难受也没法子,他也无法做些什么。茶水一杯杯的往肚子里灌。双眼无神,精神力不集中,一直呆呆的望着窗外,窗户打开了一点点。冬日的大街上,来往的行人少了许多,但依然繁华热闹。
毕竟接近过年,上街购买年货的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