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又问:“北方的战事可有消息?”
许清凝还没有收到萧屿的来信,她也摸不准北方究竟如何了,但她信任萧屿,这种信任谈不上缘由,反正她就是信他。
“你怀疑他?”
宁安没有否认:“是,我怀疑他。”
让一个手握兵权的将领离开京城,相当于在皇帝头上悬了把刀。
许清凝信任萧屿,宁安可不信任萧屿,大多数人都不信任萧屿。
他们都会暗中想,假如萧屿拥兵自重、假如他反了呢?
许清凝的生父,上一任皇帝,他就是因此忌惮萧屿,所以才联合楚琼,想将其射杀在宫城里。
怀疑是正常的,不怀疑才不正常。
许清凝理解宁安的心情,“你放心吧,他不会。”
宁安还想说什么……
许清凝看向别处:“你别忘了,萧老侯爷还在京城。”
这是萧屿没有带走他祖父的原因,也是他祖父愿意留在京城的原因。
他们要给皇帝一个保障、一个心安。
只有如此,萧屿当年才能带兵离开京城。
如今时过境迁,皇帝变了,但将军没变。
许清凝和萧屿除了那份关系,他们还是君臣。
只要是君臣,牵制就得摆在所有事之前。
许清凝敢放心大胆地将萧屿派出去,萧屿就得给她这份安心,所以他会把祖父留在京城。
宁安还是担心:“姐姐,萧家老爷都八十多岁了,万一哪天……一般来说,都得把父母或者妻子留下来当质子的。”
许清凝:“可你也知道,他没有那些了。”
第432章玉雕
自古以来,将军领兵在外,都得把自己的正妻和嫡子留在皇帝眼皮子底下。
这样的话,他们要造反就会有所顾忌。
但这一点对萧屿显然行不通,因为他除了年过八旬的祖父,再无别的亲人。
萧老爷子岁数大了,精神状态还不好,说不定哪天就撒手人寰了。
所以话又说回来了,实际上,许清凝并没有能牵制住萧屿的“人质”,但她依旧选择信任他。
旁人毕竟不是许清凝,他们会有这个顾虑,比如宁安。
他说:“姐姐担心陈王拥兵自重,也该对北方心存提防。”
许清凝盯着宁安看了很久,她总觉得他哪里变了,从前都是她说什么,宁安去做什么。
现在的他也会未雨绸缪、诸多算计了。
“宁安,你长大了。”
不只是身体,还有心理。
许清凝不能再以看待孩子的方式,去看待宁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