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岚狐疑地问道:“最高分?最高分不是四百九十多吗?”
老教师笑了笑:“对,县里最高分四百九十多,不过你在镇上已经是最高了,这个分数,可以进入前五名。”
他说着给云岚与李文博一张填志愿的表,热情地问道:“小同志,你打算报哪里学校?”
“我打算报考农业大学,老师,哪个地方的农学院最好?”
云岚捏着一张有各地高考名单的纸从上至下看着,李文博闻言指了指:“京城就有农业大学,原来是京大与清大分出来合并的。”
“对,要找农业大学,京城是最好的。”
老教师也给她指点位置:“按你的成绩,报农业大学完全没问题。”
他沉吟了半晌,又狐疑地看着云岚:“其实,按你的成绩,报京大或清大都没问题,去农业大学可惜了。”
云岚勾唇一笑:“没事,我就喜欢上农业大学。”
她说着在自己的志愿表上工工整整地填上了姓名,编号与报考学校,才把志愿表递给老师。
老教师看到她手上的志愿表,惊讶地问道:“你只填一个?不多填两个吗?”
云岚摇了摇头:“我只去京城,其他地方不打算去。”
“京城有许多学校的,多报两个也没事,你可以把清大京大都填上。”
“不用,我就报农业大学。”
见云岚这般斩钉截铁,老教师一脸惊讶与惋惜,最后还是收起了她的志愿表。
李文博在旁小声解释道:“老师,她最喜欢钻研种植,在农机站与大队也是天天钻研这个,早决定好报农业大学了。”
“农机站?大队?云岚?”
那老教师感觉这名字有点熟悉,半晌忽然想了起来:“你就是农机站那个女知青?我想起来了,听过你的事迹。”
云岚浅浅笑了笑,那老教师满脸欣慰地点头:“不错,不错,国家需要你这种人才,研究粮食作物也不错……”
几个考生也交上了志愿表,老教师检查他们的志愿表,放过了云岚。
李文博也选择回京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范围,报了京城的医科大学。
两人交了志愿表,齐齐走出了中学,李文博打算找其他知青,云岚则去邮局给秦铮发个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