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什么告御状,告御状可不像现代一样,打开电脑,或者是打开手机,登陆网站就可以畅所欲言。
这年头,民告官都是要先挨上几十板子的。如果打板子的收了贿赂,手上稍微重一点,告状的人根本就没机会开口。
至于告御状,那更是要滚钉板的。
也是到了雍正朝,雍正皇帝强硬推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的政策,底层百姓才终于有了喘息之机。
虽然雍正皇帝的性格太过强硬,又喜欢任人唯亲,实际上并不大适合做皇帝。
但也正是因为他的性子强硬,知道一个政策对百姓好,就义无反顾地要推行到底,才能给清朝续了那么多年命。
若不然,就康熙晚年那种折腾法,换一个太会做皇帝,太懂得平衡术的,大清早亡了!
如今还是康熙当政,而康熙也还不像万年那样,一心想要在世间留下一个仁名,百姓的日子也还勉强过得下去,不会想不开要造反。
所以,虽然远离水源的田地里,庄稼的长势不怎么好,但大部分的田地都撒上了种子。
来年节俭一些,运气好一些不要遇上天灾,家里人注意一些不要生病,地理种出来的粮食,交完租再交完税之后,还是够一家糊口的。
这是揆叙二人和几个老农攀谈之后,得到的结论。
两人的情绪都不高,隆科多甚至当场掏空了荷包里的碎银子,借口耽误他们干活,硬是塞给了他们。
揆叙没直接给钱,而是命随行的侍卫去县城买了几车粮食,几匹细布,分给了他们。
至于绫罗绸缎,揆叙特意交代了不让买。
这种好东西,就算给了他们,他们也留不住,说不定还会招祸。
就在两人要告辞的时候,其中一个老农开口邀请他们回家做客。
那老农的神态十分拘谨,被晒得黝黑的脸颊胀得黑红,说话结结巴巴的,手脚更是不知道往哪儿放。
隆科多是一点都不想去体验农家乐,当下一种眉头就要拒绝。
还是揆叙眼疾手快拉住了他,笑着代表二人答应了。
他都答应了,隆科多还能如何?
只能跟着他一起去了。
一行人带上侍卫一共七个人,跟着那老农一路左拐右拐。拐着拐着,那回来报信的侍卫就发现,其他人都不见了,整片林子里就只剩下他一个。
他当即就吓出了一身冷汗,一边呼喊着同伴的名字,一边顺着林子里的小路来回奔跑寻找。
但无论他往哪个方向走,到最后都会走到最初的入口。
他能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却找不到去路在哪里。
如此次后,那侍卫就知道,凭他自己是找不到人的。
他不敢再耽搁,急急忙忙跑回客栈,找胤禛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