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五零职工家庭独生女[年代] > 91 第 91 章 说到这里沈以南就(第2页)

91 第 91 章 说到这里沈以南就(第2页)

这些都是何英英听大侄子成文说的,这段时间村里天天家长里短说的也都是各种关于知青的事情。

虽然五几年的时候虽然就已经动员上山下乡了,但那时候都是到边疆到最艰苦的地方插队当知青的,何家村离省城不远,又靠山又靠水,日子放在全国范围内的农村里,也绝对算不上艰苦的那一挂,所以那时候知青自然就不会到何家村来,也就是现在全面开展上山下乡运动了,何家村这边才分来了这么一批知青。

因为知青下乡插队在何家村还是头一回,而且这些还都是城里的学生,村里人新鲜的不得了,何成文带着媳妇儿闺女回家一趟,只待了一天,就听了一兜子关于知青的事情回来,上回过来乔家送鱼的时候,聊天顺口就把这些事情跟姑姑姑父说了。

何英英听完这事,其实也没怎么惊讶,他们筒子楼里有四五户人家的孩子已经在半个月前下乡走了,当时还是大卡车接走的,就算去再远的地方,半个月也肯定是能到了,所以何家村那边到了第一批知青,也挺正常的,她估摸着后面估计还会再来,毕竟她感觉上山下乡这事儿一时半会儿也结束不了,就连他们街道这边都已经在做第二批下乡人员的登记了。

第二天,沈以南凌晨四五点的时候就去了红星公社那边,他从他爸那里知道了那几位爷爷下放的村子在哪,再加上他爸也早就去过,还给他画了一个简陋的地图,跟着地图上面的路线走,沈以南并不觉得自己会迷路,好歹之前和几个堂兄弟也是被大伯,二伯扔到部队里跟着训练过好几个寒暑假的,最基本的侦查认路,他还是没问题的。

到了那边天已经有快要亮的趋势,沈以南也就只能赶紧把那些东西都交到几位老人家手里,然后把爷爷要他带的话也都仔仔细细地交代了一遍,然后才放心离开。

接下来他还准备去何家村那边看看,反正都大老远跑过来了,就这么回去也没有事情做,倒还不如提前去看看以后插队的地方。

乡下每天上工的时间很早,五点就已经吹哨了,干两个小时才会回家吃饭,沈以南他到何家村的时候,正好赶上了生产队的社员去上工,路上的人实在不少。

对于何家村的人来说,沈以南绝对算得上是生面孔,而且一看穿着,就不像是乡下人,绝对是城里来的。村里那些才来一个多月的知青,倒是也有人跟沈以南这个陌生面孔穿着打扮差不多,但是大家也不会把沈以南当成知青,村里那二十多个知青,早就被认熟了,走在路上,大家连那些知青的名字都能叫得出来,这会儿是绝对不会误认的。

因为这个年代不管到哪里都要有介绍信,见了陌生面孔,基本上都会上去问询,查户口更是基操。

“你是哪里来的?到我们村里做什么?”何大队长听到有人说村里来了个陌生面孔,就顺路走到这边盘问了几句。

“我是省城来的,到何成文家走亲戚,我家跟乔家也认识。”沈以南一边掏出随身带着的介绍信一边说道。

他这会儿敢这么说也是提前做了准备的,身上还带着何姨的手写信,反正要是村里问,就说是何家亲戚,到时候何家人也不会拆穿。

何大队长看了看那封介绍信,发现并不是什么盲流,而且还是省城钢铁厂的,看到这里,他对这个少年的说辞就已经相信了,要说他们村对城里的哪个工厂最熟悉,那肯定是省城的第一大厂钢铁厂,乔家一家人都在那里工作呢,何家也是,有三个儿子都是钢铁厂的工人,村里也有一个也是钢铁厂的。

这个少年既然能拿出钢铁厂那边的介绍信证明身份,那么跟何家、乔家两家认识自然也就作不得什么假,于是何大队长还很热心地说道:“看样子你应该是第一回来我们村走亲戚吧?知道了他们家怎么走吗?用不用我找人给你带个路?”

沈以南假装有些羞涩地说道:“我等一会儿再去吧,要是现在过去,叔叔婶婶他们肯定要留我吃饭,现在先在村里逛一逛,等过了饭点我再过去。”

何大队长对于沈以南的话也没有怀疑,毕竟这个年代有不少人为了不给亲戚增加负担,走亲戚的时候会专门避开饭点。

他道:“好,那你在村里先逛一会儿吧,不过咱们村也没什么好逛的,不过你倒是可以去找那些知青说说话,你们都是城里来的,应该有那什么共同语言。”

因为沈以南过了大队长这一关,其他村里的人见了他也就不会把他当成什么要警惕的人物了,还有人过来找他说话呢,村里人对城里来的人都挺新鲜的。

沈以南也没有什么架子,这些人问他话有时候,基本能回答的他回答几句,过两年他就来这边下乡插队了,这会儿自然不会人还没到就先给人家留下坏印象。

何家村并不算大,沈以南走了半个小时,整个村子就被他逛遍了,他还去看了看这边知青住的地方,现在还在建,不过看着比他预想的要好一些,建好之后应该不会像那些茅草屋一样漏水漏风,住宿这一块还是可以接受的。

路上他也遇到了几个知青,那几个知青还以为他是其他生产队的知青呢,还聊了几句。沈以南这才知道,现在这些知青就借住在村里的社员家里,还要等知青宿舍建好,他们才能搬出来,所以现在知青们才三三两两的行动,因为本来就不住一块,还没有拧成一股绳,小团体倒是先出来了。

依照沈以南的想法,这一批知青作为外来的,本应该同舟共济拧成一股绳,才能更好地在这边立足的,二十多个人合在一起,也是一个不小的力量团体,有什么事情,二十个人一起提出来总比几个人的话语权要更强,现在分裂成三三两两的小团体,可以说是放弃了掌握未来话语的机会。

不过对于这边生产队的队长来说,这样倒是更方便管理,只有几个人是闹不起来的,也不用担心出什么大乱子。

沈以南并没有继续思索这件事,反正他还有一年半才会过来这边插队当知青,现在他不管是对这批知青还是对村里人来说,都是外人,也自然没有立场说什么。

他继续在村里闲逛,准备过一会儿再去何家的,总是要上门通通气串一串-->>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