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京城各部衙门里的吏员,他们大多都经历过庚戌之变,对当时京城的惊慌失措还记忆犹新。
如今,此事件始作俑者身死,不少人心里其实都是欣喜的。
至于朝廷封的那个什么王位,听听就好,人家没当一回事儿,大明其实也一样。
“回魏阁老,是死了。
颜良答道。
“那兵部是什么态度?”
魏广德开口问道。
平时有大事儿,都是张科亲自过来。
今天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如果不是提前知道,其实这已经是一件非常紧急的军务了。
无论如何,俺答汗都是皇帝钦封的王爷。
好吧,也只有异族才有资格活着封王。
“兵部还在讨论,不过已经向各边镇镇守将军发去公文。”
颜良抱拳答道。
“知道了,你先回兵部吧,此事内阁会商议,还要等兵部形成奏疏递上来。”
魏广德对他说道。
“是,下官告退。”
颜良再次向两人跟行礼,这才退出值房。
张居正已经看过宣府送来的公文,随手递给魏广德道:“意料之中,现在就等草原向朝廷上奏此事了。”
“怕是没那么简单,黄台吉不接掌汗位,这个奏疏怕是上不来。”
魏广德笑道。
“哦,对对对。”
张居正随即笑起来。
大明朝廷封谁做顺义王,其实就是认定他成为草原之主,新的大汗。
黄台吉十有八九是不会冒险,现在就向朝廷请封的。
须得把该做的,该抓的都抓在手上,这才会向朝廷禀报此事。
他肯定是要防备明廷来个二桃杀三士,若是把顺义王封给他的兄弟们,到时候怎么办?
虽然蒙古人不会听命明国皇帝,但终究是个隐患。
“看此事两个月内是否可以安定下来。”
魏广德看完宣府公文,直接放到案几上,只说了句。
明廷知道此事,唯一发出的命令就是让边镇各堡加强戒备,除此外好像什么事儿也没有发生一样。
官场没有太多议论,有,也是在私底下。
倒是民间对此议论纷纷,许多上了岁数的京城百姓似乎很欢喜,或是三五成群呼朋唤友跑进酒肆畅饮庆贺,或是在家里摆上一桌风声酒水。
一时间,京城的鸡鸭酒水价格水涨船高,短时间内出现了供应紧张的局面。
进而就是从周围府县调运物资,倒是让户部在崇文门等地的钞关狠狠的增收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