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不是吧君子也防 > 九三女君(第3页)

九三女君(第3页)

“什么耳闻?”

从北边来的妇人小声说:

“传闻小姑当年在贵宗女君殿内排位第三……”

卢惊鸿顿时满脸涨红,频咽口水,激动万分。

“三、三女君?娘亲,小姑竟是这一代女君殿的三女君!”

李纨没有理会后知后觉的儿子,面色诚恳道来:

“大女君放心,小姑那性子,你们还不知道吗,她是很讲规矩的,严于律己,回去之后,从未透露贵宗,守口如瓶,妾身也只是亲人的缘故……”

她小心翼翼讲到一半,院中突然传来一道陌生女子的嗓音。

不是那位大女君,院内还有第二人!

“你有句话说的没错,三师妹确实最讲规矩,也最讲道理,还很认死理,师尊在世时,把草堂交给了她,主张门内刑罚,大师姐错了都得挨三两板子。

“其实不光是她,范阳卢氏不管是北祖四房,还是你们帝师房,培育出的读书人、走出来的奇女子,都是出的名的认死理,三百年前那位违背祖训、举家南迁来求助本宗的卢姓读书人是如此,三百年后破例录入本宗女君殿的三师妹亦是如此。”

“这三礼传家、世代工书的范阳卢氏很好,但时至今日却有人例外,令大师姐和我有点失望,因为她撒了谎。”

巧言善语的李纨顿时噤声。

原本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偏过头的卢惊鸿,脸庞也愣了下。

只听院内那陌生女子的嗓音温柔且慢吞,却万分笃定:

“三师妹绝不可能托这种关系,走这种后门,说是什么带信物来,让本宗照顾族人,滑稽胡言,坏三师妹清誉,当初的三师妹,是宁愿缄默死磕,也不拿家事私计求助于我们。

“现在你却带了她玉镯来,说她是要本宗帮忙照料子侄,李纨,你不老实,不过念在你娘家姓李,陇西李氏吗,是些身段灵活,很会站队交际的。”

小院内外,一片寂静。

只有不久前李纨、卢惊鸿隐约听到过的铃铛声,在院中再度清脆响起,似是在伴随着那温柔女声主人的脚步。

卢惊鸿转头,看向一路随行的自家娘亲,眼神愤慨:

“娘亲,小姑到底有没有这么交代过,我也奇怪,小姑为何没与我说过,她和你的话一向也少,你为何要乱传她话?此举不是我卢家人所为,你快与大女君说实话。”

李纨脸色有些尴尬,看了看心急如焚的儿子,又看了看寂静的常青藤院墙。

她低下头,有些惭愧道:

“大女君,妾身承认,是稍有误导,小姑没提过带玉镯来找你们的事,这玉镯是妾身私自带来的,是小姑留在家中的,也确实是婆婆传下来的,这点不假,只是小姑没交代帮衬的事罢了。”

雪中烛的嗓音再度响起,愈发冷淡:

“你带儿子南下祭祖的事,她知道吗?”

李纨如实答:

“小姑应该不知,我们准备南下祭祖的时候,她已许久未归家,了无音讯。”

“她去哪了?”

“不知,妾身与惊鸿都见她见的少。”

雪中烛又问:

“你们范阳卢氏和其他五姓七望的那些乱七八糟的麻烦,都解决了?”

李纨低头:

“幸亏有小姑回来助力,还有崔、王几家一起齐心协力周旋,外加一些小让步,算是暂时破了洛阳那位圣人的阳谋,五姓的禁婚诏被卡在了凤台,暂时搁置了;

“翰林院和春官礼部的翰林、编修中,所有的五姓七望子弟,特别是出自咱们范阳卢氏的那几位学习良翰气节‘一字不改’的翰林,和所有与咱们五姓有联系的修书官员,全部退出《氏族志》的编写……

“新修的《氏族志》,卫姓放在了原先‘崔卢’的位置,是甲姓中第一甲门之首,排天下第一。”

雪中烛冷笑一声,打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