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从北宋开始成仙 > 第八十七章 发布会(第3页)

第八十七章 发布会(第3页)

因此,就要学!

而这个学习的过程无比漫长,一个女儿家想要成为娴熟的纺织娘起码要经历两到三年不等。

但是,纺织娘的数量总是有限的,而且她们生产出来的布匹又根据各人的熟练程度而优劣不一。

因此,市场就没有了规划,导致了同样一匹布今天只能卖五百钱,后天又能卖一贯钱。

源头就在于织布的人总量提升不上来,当她们今年生产出来的布总量多了,布价就下降,反之则上涨。大家乱糟糟一团,没有个共同的默契来维持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

那么有的人可能就会问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纺织的体量这么大,回去就大力发展麾下纺织工人数量行不行呢?”

张玉清又抛出一个问题,果然引得众人陷入沉思。

“答案是,不行!”

“为什么不行?因为人的总数是有限的。”张玉清点破了这最关键的一点,台下众人果然都是瞳孔一亮,纷纷想透了其中的逻辑。

大宋的总人口就是九千多万,其中至少要分出八千万职业农民来种地才能保证不饿死太多的人。

剩下的一千万人口里面,能够专职纺织的人顶破天了能有三百万就了不起了。

而且这三百万人还要分到各项工序上面,看起来很多,实际上他们能够生产出来的布在供应了大宋境内所需之后就剩不下多少了。

何谈出口贸易各国?

那么能不能让一部分农民转职到纺织业来呢?

答案还是不行。

因为在农业社会之中,农民的数量是维持一个国家总人数上限的重要指标。

一旦无法维持住八千万农民人口,来年的大宋总人口就会按比例相应下降。

这也是为何自古以来要重农抑商的原因。

劝农劝桑,劝农的优先度最高。

再说了,少了农民,你弄那么多布出来也没处卖啊!

众人瞳孔扩大,口舌发干,一个个望着水力纺纱机的眼神顿时几乎要滴出水来。

道子殿下的话他们总算听懂了。

既然无法扩张纺织人口的总量,那就用机器来顶!

这水力纺纱机一台就顶三十个纺织工,造上个几万台,大宋的布匹产量不就能快速增长一倍吗?

而且这机器只要有水就能驱动,相比起要薪酬和吃饭的纺织工人起来可好用多了。

前期五百贯的价格虽然让他们有些肉痛,但可谓是一劳永逸,回来以后就是一台源源不断生产银子的优质工具。

广场上,水力纺纱机依然无水自动,在法力的推动下源源不断的纺织出各类麻布、棉布出来。

“道子别说了,郭家订购一百台!”

一个大腹便便的富商推开身旁的小厮,抬起五指口中发出撕心裂肺的嚎叫。

他的话瞬间点燃了众人的抢购欲望,立即就见到场中吵吵嚷嚷起来,诸人唯恐被他人抢先,各个都拥攘起来吵闹着要马上下订。

西夏、辽国、大理、高丽的使节一看,也是冷汗如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