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孔子之所以会因为有教无类被天下人铭记颂扬,正是因为他不问学生的出身,来者不拒。
在更多的时候,识字的门槛像高不可攀的天梯,是有些人几辈子都不可能够得上的。
不是你有钱就有资格识字,也不是你有权有地就有资格识字,在文化被少部分人严格垄断的这个时代,许多人哪怕家中巨富,也不可得一先生。
因为识字的先生自有傲才清高处,他若是看不起你,哪怕千金也难得他一顾。
在这个时代,门,美滋滋(▽)
另外不好意思我的更新时间又变晚了orz,我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调回下午六点。
唉,每次想稳定下来一个早一点的更新时间,就会被意外打乱,我也好无奈tvt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yan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陌裳紫烟20瓶;进击的贝拉10瓶;燕京雀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晋江文学城首发
清晨时分,鸡叫三遍,路边的草叶在半明半暗的曦光中无声地滴落一滴露水,温能数站在自家的院门前,最后打量一次家里的一草一木,然后狠心闭上眼,轻手轻脚地关上了院子的大门。
转过身,通往县外的羊肠小道尽头,一轮朦朦胧胧的金色日轮已经露出了小半张脸,映得温能数的脸也红红的,眼眶也红红的。
但是在红红眼眶之中,那一双年轻朝气的眸子里却燃烧着一把小小的火,越往深处去,越是光明。
温能数将包裹一甩,大踏步往前走去。
今天,他就要离开家乡,前往那个叫做淮南贸易区的地方,听说那里有一座巨大的书院,里面有无数学识渊博的老师,他们不论出身,不论家世,只要你交钱,就能在那里学会人识字。
靠着走街串巷,乡下采货城里卖货,勤劳沟通,他温家在本县也算是数得上的商户了。
三代人积累的财富到他这一代,就已经算是达到了顶峰,要想更进一步,要么提升门户,从商转仕,要么将买卖的范围开拓到更远的县外去。
但是经商的范围一旦超过一个县的范围,来回正常赶路要四天以上,那么光靠口口相传和记性好,就已经不足以货物信息的传递了。
更何况,他们家的祖训就是“账不可积累过月,消息不可滞后过五”,按照老祖宗所说,信息的滞后一旦达到四天以上,就有亏损的危险。温家人代代谨记这一条规定,不冒进,不贪功,是以才能三代不倒,反而一代比一代更强。
一个商人家族在小小的一县内经营达到顶峰,就变得过于惹眼,如果不能更进一步,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来自本县那些真正掌握力量之人的分食。
无论是自身的进取心,还是解决家族的困境,都要求温家找到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