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距离是机甲在埋伏过程中最好的攻击距离,这是在反复的模拟演练中得到的结果。如果距离太远,长时间的冲锋会让机甲战士的精神力降低,让机甲在实际战斗中出现更多的失误和损伤,并且长途奔袭,还有可能致使机甲的能源储备不足。
十有**的长途奔袭都在万不得一的情况之下,所以在军事领域中,长途奔袭往往被指为奇袭。
战争无非就是两个方法,以正合,以奇胜。
以正合,以奇胜,这是一种用兵思想,更是用兵的一种哲学。也就是说指挥员在作战中,要正确地使用兵力,灵活地变换战术。
“正”是指用兵的常法,反映着战争指导的一般规律;“奇”是指用兵的变法,反映着战争指导的特殊规律。因为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通过大量的模拟演练,司令部得出了一千到两千这个距离上,是X-HQ机甲的最佳出击距离。
情报中显示的是这些异虫已经进入了伏击圈,战前动员以及相关的安排都早已经全部到位。
伍浩通过机甲指挥频道,沉声命令道:“第一、第二中队,按照预定计划,现在随我出击!”
命令是简短的,毕竟在绝大多数情况,战斗指挥的时效性更强一些,只有在进行战略或者是战役指挥的时候,命令中还可能缓和一些,至少是在战略级和战役级的命令上,可以进行一些商榷。毕竟大型和超大型战争,每一刻的情况都是千变万化,前一个命令适合,后一个命令不适合的可行性非常的大。
而真正放到这种小规模的战斗时候,命令就是命令,不能有任何的商量余地,因为小战斗的冲突更直接,几乎每一个命令的内容都能针对到具体的人。
要是因为命令,让人人都来反驳,或者人人都来建议一下,那么命令就不再是命令了,这会乱套的。战略级和战役级的命令之所以可以磋商,完全是因为这两个级别的命令都是掌握在上层大佬的手里的,大佬之间的任何对话都叫磋商。
黑色机甲狂潮像黑色的巨浪一样,在伍浩的命令中直接越过阵地伪装,向前方一千米左右的异虫扑了过去。
按照新唐军的计划分工,每十个人组成一个战斗小组,三个战斗小组为一个战斗小队;每三个战斗小队组成一个战斗中队。
两个中队六个战斗小队,对于迎面赶来的六只异虫是刚好搭配成功。准备待命着的第三中队,是本次战斗的预备队,虽然不参与第一波的攻击,但是这一支部队的使命和任务一样很重要。
飞扑过去的特战大队在X-HQ机甲的帮助下,整个奔袭的速度极快,全速运转的-->>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