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浩一边下达着口头命令,一边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向特战大队的聚集点靠近。对一路上可能遇到的异虫能避让就避让,不能避让就宁愿等待或者绕路,绝不独自去战斗。因为想要靠伍浩自己一台机甲去迎战异虫,危险系数太高。这不是怕不怕死的问题,而是值不值得的问题。
毕竟,战争不是儿戏!
战争当然不是儿戏。
战争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杀戮。战争既不是儿戏,也不是游戏。死了就是死了,不可能有满血复活重来的道理。
伍浩在不断的运动中,终于来到了特战大队的大本营,这里聚集着负责守卫谷口的大半个特战大队的力量,也是拱卫整个前线指挥所的力量。
虽然现在的局势非常糟糕,山谷内也正在进行着一场残酷厮杀,这种厮杀虽然并不平等,可是想要短时间内将已经处在战场的上的机甲全部撤下来,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战斗中胶着的情况下,任何一方想要即时的撤离战场,那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这种撤离,无非就是将后背交给敌人,那这种撤离就不是撤离,而是找死。
现在的山谷战场内,四十多只异虫正在和大约四百多新唐的机甲还在战斗。虽然机甲完全处于下风,属于被动防守的局面,可是因为先前得到伍浩的全军命令:集结成团,固守待援。正是这个命令救了这些机甲们一命。
新唐军整体的军事素养还是非常高的,虽然第一次参与与异虫的大规模战斗,刚开始极度不适应,特别是在战斗那种防不胜防的精神力攻击,往往在精神层面的攻击之下,异虫再以冲锋,新唐军的战斗小组几乎就会立即被击溃。
这种击溃倒不是说全军遭受屠杀,而是指战斗小组失去组织、组合,失去战术指挥。才能这个战场上的新唐军机甲就像走失的儿童找妈妈一样,更像是一只又一只的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
现在最新的命令下来了,依然是要求全军集结成团,固守待援。可是伍浩也是清楚的知道久攻必破,久守必失,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道理。
战斗始终是一个随机概率学的问题,战场形势在每一个时间点都会有着各种可能的变量,在这种变量之下,只有通过战斗指挥者随时调整命令,随时更改命令,让新的命令更适应于当前的战场环境,这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指挥员。
而让命令引导战场走向,用命令来改变整个战场结构的,这种战场指挥无疑就能算优秀的指挥了,这种指挥才能称的上军事指挥艺术了!
在伍浩和特战大队的主力部队合拢的时候,大队长张华已经按照伍浩先前的命令将整个战斗小组都准别好的。从整个大队抽调上来的特战队精英洪晓明、黄山、王大鹏、陈永浩、方毅伟、陈明真、王智勇这些人都是特战大队里面,战斗力最为高强的一小撮人,伍浩点名的这些人和由张华自己挑选的特战队员脑波强度普遍都是达到三级、四级水平的机甲战士,是整个新唐军精英当中的精英,也是伍浩准备执行精英作战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精英作战的计划是根据以初九为首的留守司令部战术分析的结果得出来得结果。这个结果其实严格的来算,应该勉强算是一个第三方分析结果。
因为站在留守司令部的立场来看,整个战场的局势更为明了和客观。伍浩是置身在战斗中的人,属于身在局中,许多问-->>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