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我在1982有个家 > 507 发年货谢大年(第3页)

507 发年货谢大年(第3页)

能用上的,用不上的;以前的,现在的,他都一一说给王忆听。

船用‘三牲’、年糕、三杯茶、六杯酒,等等,甚至怎么挂鞭炮,怎么算时间点燃鞭炮,怎么在船头磕头、怎么祭酒他全得教给王忆。

王忆学着往四周看,码头上的船只一字摆开,都有汉子在上面主持祭酒谢年。

不管大船小船上都有人,船头竖起竹竿,杆子上挂了鞭炮。

鞭炮在风中摇晃着,王向红一声‘大谢’,大家伙纷纷拿起一支香来点燃鞭炮引信。

顿时,噼里啪啦的声音在海上响起来。

放了鞭炮,在有桅杆的大船上渔民们还会爬上桅杆。

桅杆上有国旗的他们会换上新国旗,没有国旗的就挂上一面国旗。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猎猎震荡在东海海滨之上。

王向红看着一面面的红旗掏出烟袋抓了点烟丝塞进烟袋锅里美滋滋的抽起来。

他吐出一口烟圈,放松的叹了声气:“直到这顺利谢了年,咱渔家人才算是正经的可以准备过年了。”

其他社员跟他的想法一样,收拾上东西开心的吆喝着往回摇橹。

海上又隐隐约约的飘来清脆的鞭炮声。

声声不断,这是其他村庄、生产队的渔民在谢年呢。

过往一年终于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个谢年是告别往年,也是期待新年。

壬戌狗年要结束了,癸亥猪年要来了……

腊月二十九,小除夕。

王忆开船把叶长安接到了岛上,他们今年在一起过新年。

最开心的莫过于秋渭水,揽着爷爷的胳膊又是介绍这个、又是介绍那个:

“你看我们新开垦的农田,这个冬天生产队都在开垦荒山,这下子来年能耕种的土地可就更多了……”

“爷爷我领你去山顶看看,我们学校盖的很快,明年开学,学生差不多就能进楼房里念书了……”

“还有我家里,王老师家里的老房拆掉了,明年生产队先给我们家里盖新房子……”

叶长安气喘吁吁:“停停停,你以为爷爷还跟你一样是二十多岁的年纪?爷爷上年纪啦,你得让爷爷先歇歇。”

王忆随身带着个折叠躺椅,小号的躺椅,通体是pvc管做骨架,很轻,能承受的重量也轻,超过150斤就有骨架断裂的风险。

叶长安迎着暖阳坐下。

一阵风吹过,他长叹道:“今年是暖冬,没怎么感觉冬天的氛围,这春天马上已经来了。”

他们环绕天涯岛转悠,社员们看见他来了纷纷打招呼,都称呼他为小秋爷爷。

叶长安这时候自然没有领导架子,就跟个寻常小老头一样回应众人,碰到寿星爷他们聚集在一起晒太阳,还凑上去蹲着一起胡聊。

老爷子其实并不老,才不到七十岁,但比起二十一世纪的老人,他的年纪跟八十一样。

这也导致他跟寿星爷等老汉在一起的时候毫无违和感。

特别是他嘴里还叼着一根狗尾巴草。

王忆回去在听涛居里收拾出春联、福字、门神、青龙纸这些东西。

贴春联、贴福字、贴门神这些活动在全国是标配,贴青龙纸应该是江南沿海地区的独特风俗。

青龙纸是6到15厘米大小的正方形软纸,纸上印有木刻的青龙腾飞、双龙戏珠、和合二仙、聚宝盆等图桉和吉祥文字,均为黑色,统称为青龙纸。

纸的颜色有红色、青色、黄色三种,不同颜色的青龙纸,各有司管,然后要分别贴在不同地方。

外岛的风俗是把黄色贴在谷仓、谷柜或米缸上,红色贴在室内边门或房门上,绿色贴在水缸、磨盘、大秤上。

不光是老百姓家里贴青龙纸,银行、百货大楼之类的单位也要贴青龙纸,贴在柜台、橱窗、账桌、保险柜等处,既要获取青龙的运势,也要让青龙帮忙看门。

这风俗在21世纪就很少见了,王忆听父亲缅怀旧时光的时候介绍过,所以如今碰到了贴青龙纸的机会,他非常珍惜,很仔细的贴每一张青龙纸。

贴青龙纸有讲究,比如贴米缸的寓意是“青龙盘米缸,吃不完,用不完,越来越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