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水产技校因为性质特殊,所以建在外岛比较合适,是吧?”
“所以您考虑一下,能不能建在我们天涯岛上?”
提出这问题后,他接着便分析起来:“我们岛屿有如下几个优势,第一,交通便利,县里每天有两班客船经过,学生和家长进出学校很方便。”
“第二,我们岛上人口多,所以物资供应需求大,这种情况下来上几十个、上百个的学生,物资可以一起供应上。”
“第三,我们生产队已经向有关单位申请了,学校正在建新校舍……”
“这个事我知道。”高云下意识的说道,“你们的队长王向红给我打过报告了。”
王忆说道:“对,所以到时候建一个校舍是建,建两个校舍也是建。”
“到时候就把我们小学校舍和水产技校的校舍进行统一规划,这样很多资源可以共同利用。”
“第四,我们生产队承包了两个岛屿想要利用它们周边海域发展海水养殖,我们有足够的海域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同样借给水产技校进行使用。”
“所以你看,我们岛屿是不是挺适合承办水产技校的?”,!
nbsp;“想都别想!”
“不过你们要是真想让自家孩子有前途,那我这里倒是有一条路,一条新路子。”
“怎么回事呢?考虑到咱们福海是传统渔场,国家觉得在咱们这里便于学习海洋渔业知识,能就地建立实践基地,所以决定在咱们县里投建一所水产技校!”
这话跟个炸弹一样扔进了人群。
所有人都没提前得到口风,听说县里要新建一所水产学校便纷纷交头接耳的讨论起来:
“咱们县里要建起一所技工学校?什么学历?”
“太好了,这可太好了,高领导是什么意思?这个技校有操作空间?咱可以送孩子进去念书?”
“不是,你们先别高兴,我怎么听领导说是水产技校?这学校是干什么的?我听说现在技校不给学历呀,就是培养技术人才。”
大家伙兴致冲冲的讨论了一顿,讨论着讨论着,他们讨论出了这学校的办学目的,然后就慢慢冷静了:
水产技校,这所学校不是培养国家干部的,是培养技术工人的。
当然孩子能成为技术工人能端上铁饭碗是好事,但问题是水产技校是中专院校吗?能拿中专学历吗?
不是的话、拿不到的话,这样学生出来还能端上铁饭碗吗?
高云后面说话了:“咱们县里即将投建的这所技工学校,旨在为社会、为国家输送技术力量,它将是一所综合性人才培养基地,规模会很大。”
“除了现在计划要开设的水产专业外,以后还计划开设海洋工程类、制冷与汽修工程类、机电工程类、经济贸易类、食品工程类等多个专业。”
“孩子们来念书学技术,未来大有可为呀!”
有急性子的干部问道:“领导,这说到底是不是还是要培养养鱼的技工啊?是什么编制?”
高云咂咂嘴,说:“大家伙不要老是把眼光放在编制上嘛,你们看,现在改革开放了,搞海上养殖的单位是不是多了?”
“你们在座这么多人,不少村庄也开展了海上养殖工作吧?”
“而养殖行业是需要科学指点的,科学养殖才是出路,才能赚钱。现在你们懂科学吗?你们不懂,所以就需要有知识、懂技术的技术员来指导,对不对?”
干部们问道:“那就是没有编制了?”
高云说道:“嗯,没有编制,这是技工学校,主要是培养……”
“嗨!”下面叹气声四起。
还有人嘀咕说:“明白了,这是培养渔民的学校,去了学习怎么养鱼养虾养王八。”
“那念什么念?养鱼打渔还要上学去学习?学校不收学杂费吗?不收学杂费还行。”
“不收学杂费也不去念,得让孩子有个正经出路,当不了国家干部能端个铁饭碗也行嘛,好歹吃上商品粮……”
高云听到这些话后不高兴了,说:“你们一个个的真是没有点眼光!都跟你们说了,搞海洋养殖业必须得讲科学,科学养殖才是未来的出路!”
“你们海上的养殖厂要干大,以后迟早需要雇佣技术员或者渔医,现在国家给你们培养人才,让你们各村的后生有了学技术的地方,你们还挑三拣四?真是没点数了!”
王忆知道领导说的是对的。
他这边已经开始规划安排那些人去念水产技校了。
但许多干部对此不感冒,起码不想让自家孩子去念这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