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我在1982有个家 > 486 工人纷至沓来(第7页)

486 工人纷至沓来(第7页)

“可以说我们取得了开门红!”

王向红听到这话终于把一直提着的心给放下了。

他招呼工人开始搬砖:“来来来,同志们,把砖送上天涯二号,我们今天要把这一炉子的砖头带回去给社员们看看!”

王忆说道:“先等等,先用喷壶把我带过来的那种药水喷上去,喷洒的均匀一点,不用太多,喷一下子就行了。”

他送入仓库的有机硅防水涂料还是挺多的,不过后面肯定得继续带了。

工人们更加忙活,他们推车出来打了个哆嗦又急忙穿上衣服。

这样一倒腾很容易感冒。

王忆去把石德路的父亲石葫芦和周大圆的老母亲叫一起,说:“老叔、婶子,你们在岛上先负责一些后勤工作吧,比如煮红糖姜水。”

“今晚给工人们多煮两锅红糖姜水,他们需要多喝水,就喝这个红糖姜水了,可以防感冒。”

两个老人点头说好,然后一个驼背一个弯腰去忙活起来。

一车车的砖头送上天涯二号。

接下来连夜还要烧炉。

正好随着机器出产砖坯数量增多,砖窑厂要开放的窑洞更多了,每天能烧出来的砖头也要更多了!

这一船砖头被带去天涯岛,然后又被晚归的劳力们卸下来堆放在了码头下的沙滩上。

一个红砖垛出现了。

社员们看到后纷纷招呼家人邻居的过来看,今天礼拜天,学生们没上学不少在赶海,看见红砖垛出现便跑来往上爬。

欢天喜地的询问声音响起来:

“队长、王老师,这是咱砖窑厂烧出来的砖头吗?”

“绝对是、绝对是,你们看这些砖头,看起来就崭新崭新的,多喜人呀!”

“好家伙,咱们自己也能烧出砖头来了?以后真是家家户户都要盖起砖瓦房啦?”

王向红叼着他心爱的烟袋杆发出呵呵笑声:“对,咱们自己生产的砖头,咱们的砖窑厂出砖了!”

“马上就要盖新房子,一点没错,全队都要盖起新房子,红砖红瓦的新房子!不过在这之前得先盖学校的房子,学校要盖楼房!”

这话听的社员们精神振奋:“学生们要进楼里念书?这不是跟城里娃娃一样啦?”

王忆说道:“不光学生要进楼里念书,大家伙也住进楼里,咱们家家户户都盖二层小楼,怎么样?”

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

社员们听到这话直接炸了!,!

r>王忆看过通知后问道:“队长,沪都的教育系统怎么这么好心,来咱们县里定向委培大中专生?”

王向红说道:“是咱们新上任的副县长烧了三把火,他是从市里调过来的,分管科教文卫体和计生、档案等工作。”

“他前些日子到任后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摸底调查,发现咱们县里整体的这个教师、医生队伍青黄不接。”

祝真学听后说道:“这是真的,咱们全县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医生没有多少,还都是内陆支援外岛建设的同志。”

“他们很多是五几年支援过来的,过来时候就三四十岁了,你们算算他们现在多大了?”

王忆感兴趣的问道:“祝老师你是不是也是内地人士?我听小祝老师说起过,她小时候跟你回内地探亲来着。”

祝真学说道:“对,我是52年过来的,当时咱们县经过当地行署的批准在县内建立中学,然后市里红旗中学的教导主任周常老师来县里着手具体筹建工作。”

“当年的九月份招收了一个班级55个学生,加上他、加上我一共三个任课教师,就在县先进小学的学校里找了个教室来办学。”

“我们当时没地方住,没有宿舍,就跟在咱们队里一样,住在群众家里。”

“不过县里对我们的教育工作很重视,54年年底新校舍就起来了,我们搬过去了,但各方面条件还是不行,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级……”

“也跟咱们小学一样。”王忆笑道。

祝真学笑着点头:“所以呀,过来当教师挺好的,让我一下子回忆起了自己的壮年时代。”

“不过岁月不饶人啊,你看我们的青年时代、壮年时代都过去了,步入老年时代了,咱们县里多个行业确实缺人才,得注意人才培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