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水温提升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进一步影响海洋生态环境,有利于海藻生长、小鱼小虾生长,这样带鱼饵料就增多了!”
周大圆挠挠腮说道:“我还真没有考虑这回事,如果温室效应的话,那海温提升,还可以使得带鱼生理成熟期提前,这样也能带动产量的增多。”
王忆说道:“对,这方面的影响是全方面的!”
“实际上国家已经考虑到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你要是经常看电视看中央新闻就知道,改革开放后沿海省份加大了对资源的保护。”
“比如禁止污水排放、比如设置禁渔期制度等等,这可以导致渔业资源进行缓慢恢复!”
周大圆说道:“禁渔期的事我知道,我们佛海现在也有禁渔期了。”
“其他的我还不清楚,我们村里还没有电视呢。”
王忆说道:“我们村里有电视,你先别研究带鱼的人工养殖了,研究点简单的。”
“比如大黄鱼的人工养殖,比如鲳鱼的人工养殖,比如你去我们生产队吧,我们生产队有养殖中心,你以后就是养殖中心的主任了!”
周大圆听的一个劲眨眼睛。
怎么突然之间我就成为什么养殖中心的主任了?
这一切怎么跟做梦一样?
事情有点突然,他忍不住掐了掐肋下软肉来判断自己是不是睡着了正在做梦。
嗯,没睡着,很疼!,!
能捕捞大黄鱼好几亿斤,最多时候说咱们捕捞的大黄鱼够全国人民一人吃一斤呢!”
“现在呢?现在没有鱼了,就是专门去供应给首都人民,也没法子让首都人民一人分一斤!”
王忆说道:“你这话说的没错,那你为什么不去研究大黄鱼养殖技术呢?”
“研究不了,”周大圆叹了口气,“国家已经组织海洋专家、渔业专家、生物学家去北海组建专题组研究大黄鱼的人工养殖问题了。”
“我估摸着这两年研究会有突破——而我不是专家,我没有多少文化,专题组不可能招我进去搞科研的。”
“所以我想研究带鱼的人工养殖!”
王忆说道:“可是带鱼资源……”
“根据我的判断,这近海的带鱼资源快要枯竭了。”周大圆严肃的说,“从80年开始到今年,翁洲带鱼捕捞量三连降,往后还得降低!”
“其实七十年代从74年开始、不对,73年,从73年往后就该降低带鱼产量了。”
“为什么74的捕捞量突然之间增多了?因为那一年开始,渔汛大会战出现了机动船船队,有了探鱼仪、机械捕捞设备!”
“正是这些设备的出现、机械化的加入,导致对带鱼的捕捞工作变简单了!捕捞量增加了!”
王忆诧异的看向他。
还以为周大圆是个民科专家,没想到他对现实的了解、对未来的判断挺非同寻常的。
周大圆继续说道:“我跟你说,机械化的应用是竭泽而渔!”
“前几年收获量大了,这是把更多的带鱼群给抓住了。往后洄游产卵的带鱼少了,带鱼产量怎么会不下降呢?”
王忆听的点头。
这个理论没有问题。
但日后带鱼产量确实没有下降。
因为近海带鱼数量很少了,远海却多,而改革开放后国家飞速发展的不光是经济,是各行各业!
远海捕捞业马上就要踏上华夏五千年历史的舞台了,它们要上线了。
从九十年代开始,国内市场供应的鱼主要靠远洋捕捞和人工养殖。
周大圆受困于眼界,他不可能知道未来国家发展有多快、变化有多大。
工业化的中国正式在全球服上线了。
这事王忆没法说,他把客观条件强调了出来:“带鱼真的不好养殖,它们生活在深水区呀,这怎么养殖?”
周大圆说道:“减水压式驯化养殖。”
“王老师你是大学生,学过达尔文同志的进化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