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8点。
宋隐和卓宛白吃过晚饭后,来到了育林小区的地下车库。
李虹的车位周遭还围着警戒线。
至于李虹倒下的位置,连同周围的血迹,全都用白色的粉笔做了标注。
宋隐戴上手套与脚套,去到了凶手当时潜伏起来的位置,再对卓宛白道:
“小卓,我扮成凶手,你扮成李虹。我们把凶案当晚的整个过程走一遍。”
“完整过程?”卓宛白向宋隐确认,“是从李虹第一次回家的时候开始吗?”
“嗯。”宋隐道,“你记得把手机拿出来,打开计时器,把做每件事的时间,都做一个确切的记录。”
具体来讲,李虹那晚具体的行动线,可以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从地库出口离开,穿过一段甬道,进入电梯。
2、乘电梯从负一层到第三层,离开电梯,回家。
3、对着那幅画点香,祭拜。
4、离开家,乘电梯回到负一层。
5、从电梯间穿过甬道,回到地库出口。
卓宛试验了数次,这五个阶段的平均用时,分别为35秒、45秒、90秒、30秒、35秒。
最后卓宛白跑回宋隐身边,喘了口气问:“宋老师,还要再来吗?”
宋隐摇摇头,递给她一张表:“今晚出发前,我找胡大庆重新要了那晚电梯间的监控记录,你看看,有没有发现问题。”
只见宋隐写下的表上列着:
凌晨1点05分(地库监控):李虹离开地库出口
凌晨1点06分10秒(电梯监控):李虹进入电梯
凌晨1点06分40秒(电梯监控):李虹离开电梯
凌晨1点23分50秒(电梯监控):李虹进入电梯
凌晨1点25分(地库监控):李虹回到地库出口
“李虹从地库出口走到电梯,用了70秒,比我要久一点。不过那晚她看上去很累,走得很慢,再加上等电梯的时间,也合理……似乎没有什么异常啊。”
卓宛白有些不解地看向宋隐:“宋老师,李虹凌晨1点05分离开地库,25分又下来了……这中间间隔了20分钟,是因为她下楼关车灯前,点了香,做了祭拜仪式,还可能念了经,上了个厕所什么的。这有什么问题吗?”
宋隐是在和连队打电话的时候想到不对劲的,来这里前又找胡大庆要了电梯间的监控,这便确定了问题所在。
不过为求稳当,以免有其他没考虑到的情况,他又让卓宛白沿着李虹的行动线实际走了几遍。
现在他已能确认,他们所有人,都遗漏了一个关键信息。
宋隐放下手电筒,看向卓宛白道:“你记录的那张表,和我这张表,虽然时间上略有差异,但行动步骤是完全一致的。但是——
“这两张表上,都漏了一个步骤。”
卓宛白眨了眨眼:“嗯?漏了什么。”
眼神微微一凛,宋隐道:“凶手给李虹发好友申请的时间,以及李虹加上凶手,给他发微信的时间。”
被宋隐的话点醒了什么,卓宛白蓦地瞪大眼睛,随即打开手机的工作文档翻找起来:
“有了……李虹是在凌晨1点06分35秒,给凶手发的那条‘感谢提醒,应该是我的车,我这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