镖头道,“有什么不同意,大夫人亲自去接女儿回的家,那探花郎一家啊,再没出头,这会儿也不知道被发配去哪个犄角旮旯的下县做县令去了。”
老者道,“那三姑娘现在……”
镖头道,“不是跟您说了吗,年初跟着鸿胪寺去了西域。”他小声道,“听闻看上了西域国王子,过段时间将人拐回来也说不定。”
老者目瞪口呆,白姑娘却一脸羡慕,“竟可如此。”
镖头笑道,“对啊,在咱们上京,女子别说被退婚,只要不是德行有亏,和离都不是什么大事。”
“只要有本事,女子不嫁人也能活,不过话又说回来,若有本事,也不愁嫁人不是?”
姑娘用力点点头,“多谢镖头指点。”
镖头能帮上她也觉得高兴,“你若对读书感兴趣,可以去鲤跃楼看看,那里的风骨宴应该听说过吧。”
姑娘点头。
镖头道,“秋闱将近,那里都是读书人,女子应该也不少,姑娘可以去打听打听。”
姑娘记下此事,同镖头告辞,先去投奔未婚夫家。
贺兰昭也带着迎生去了鲤跃楼。
迎生不解,“您不回宫啊?”
贺兰昭帮他把斗笠压的低了些,“现在回去不是找骂呢吗?”
迎生无语,“您回了京却不回宫,王爷知道了更会骂吧。”
贺兰昭拿出穆婉的印信,跟着掌柜进了鲤跃楼预留的雅间,才摘下斗笠道,“所以我先来这儿想想办法啊?”
迎生道,“能有什么办法?”
“自然是找个挡箭牌。”贺兰昭道,“进城前我就让暗卫去打听啦,看看煦哥儿和晴姐儿在哪里。”
迎生道,“晴姐儿就罢了,煦哥儿怎么挡?”
贺兰昭笑的高深莫测,“自然是各有各的挡法……嘘,听听他们说什么。”
外头,书生们正在讨论这次春闱的可能的题目。
“……就在税收上做文章,咱们皇上最爱收税。”
“……或者人口也可,我听我爹说了,皇上喜欢百姓多多的。”
迎生听的忍不住笑,“您那点小爱好,都叫大家摸清了。”
贺兰昭靠在椅子上喝了口茶,无所谓道,“摸清就摸清了呗,他们若真能在这上头想出好主意来,我巴不得。”
“还别说,他们这讨论还挺有意思的。”
刚说完,就听有女声道,“也可从防范角度入手,比如如何杜绝官员为了提高税收,压榨百姓,若皇上被蒙蔽,百姓岂不苦矣。”
立刻有人笑道,“这话有趣,皇上圣明,怎么可能被蒙蔽,你这有哗众取宠之嫌啊。”
他的语气带着明显的轻视,那女声气结。
迎生这段时间见识了不少,摇头叹息,“若是男子说出这番话,怕要被夸思维缜密,女子提出,就是哗众取宠……”
外头那书生还在继续,“若没有摄政王府姑娘们的聪慧,小娘子还是乖乖回去相夫教子吧,你们才读几年书,就觉得能越过男子中进士,简直痴心妄想。”
同桌有人笑道,“罗兄不能这么说,她们这样不也是为了相夫教子吗?不然怎么之前没见来科考,偏偏皇上要选妃了她们一个个都冒出来了……”
“皆是趋炎附势之辈……”
迎生皱起眉头正要出去,就听一个稚嫩的童声问道,“难道你们读书不是为了封妻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