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更是关心了大侄子安康。
对于当爹的赵济世而言,说一说亲儿子安康。
他是有兴趣。
可正事要紧。赵济世更想关心了燕京都的未来。
回了燕京都,这一回要扎根立足。特别是如今风大,可鱼也大。
赵济世也想捞一些家底。白捡的便宜,一旦没捡着。
让赵济世想来,那就是亏了。
“诸位弟弟,我这一趟回来,往后,怕是不会走了。这是陛下的恩典。”话罢,赵济世还向皇城的方向做一个礼。
“对,陛下的恩典。”余下诸位义弟也是跟赵济世的一样的态度。
在赵济世心底,他真感激了承顺帝。这不,时时刻刻,忠义在前。
这忠,忠于帝王。义,感恩帝王。
“只有一桩事,我倒对不住二弟。二妹妹的终身大事,我和你们嫂嫂没能帮衬上。”
赵济世对于马小莲的事情,他也遗憾。
特别是赵济世还知道承顺帝的真实情况。哪怕不知道全部底细呢。
在北镇的那些日子,赵济世凭着根
基上,他真打探到一些消息。
越如此,对于马小莲入宫了,做了帝王嫔妃。
赵济世很遗憾的。
“这是二妹妹的命数。大哥,与你和嫂嫂没干系。”马义看得开。
因为马义已经从妻子沈氏的口中知道详细情况。
马小莲这一个亲妹妹如何被天子瞧中,哪儿瞧中的?
马小莲说了,说了她的糊涂,再回节度使府邸。
这不,自己给自己踢坑底。
这落了坑底,想爬,马小莲如此都是爬不起来的。
大赵朝,燕京都,皇宫,泰一宫。
承顺帝已经拿着太多的证据。可这些,对于帝王而言已经不算最重要的。
帝王真有心,拿着兵权大握。那自然是想收拾谁,就能收拾谁。
“摆驾,朕要去给父皇问安。”承顺帝讲道。
“唯。”
全公公赶紧应话。
承顺帝已经拿到了暗卫的最新证据。关乎皇后与嫡子的死。
真是帝王想查,一切查得一个明明白白,水落石出。
太上皇,永治帝。这一位帝王觉得自己太窝囊。
明明他做皇帝,那是最舒坦时。嫡长子,这一个他心疼太久的大儿子造反。
狗屎的神武门继承法。这个嘲笑的俚语一出来。
太上皇跟塞了屎入口一样的恶心。
“启禀上皇,陛下的圣驾来了。”宫人恭敬的禀话道。
听着宫人的禀话,太上皇永治帝连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知道了,请皇帝进主殿吧。”太上皇的态度摆这儿。
他是皇帝的亲爹,随皇帝什么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