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野点点头,抬步追了上去。
多想无益,他与绫小路,最坏的结果无非也只是各取所需罢了。
不过,浅野没追上绫小路,因为绫小路已于人潮中若隐若现了。
浅野眯起眼。绫小路的存在感居然有这么低吗?他之前怎么没注意到呢?
放弃搜寻绫小路背影的浅野不再疾行,他索性顺着人潮悠哉悠哉地走着。
既然绫小路走这么快,就让绫小路先等他一会好了。
太阳西垂,落日余晖。
昏沉的天光中,暗意在悄悄翻涌。
同行的路上,绫小路表现得同浅野预想的别无二致。
绫小路并未从始如一地贯彻邀请者的身份,在浅野答应与他同行后,绫小路就恢复成不擅社交的样子,默默走在浅野身边不发一言。
绫小路这种行为——就像是雨后钻出地面呼吸的蚯蚓,等湿润的土壤水分蒸发后,又重返地底,无踪无迹,仿佛从未出现在地面上——只要没有外力因素的作用与影响,就会重归常态。
仿佛现在二人的同行就不是绫小路先开的口一样。
在绫小路不发言的时间里,浅野也一改常流露于外、伪装亦或是自身还残存几分真实的体贴。浅野没起想要照顾他人的心思,即使二人之间已然冷场,他也没说出随便就能暖场的简单话语。
浅野在等、在确定绫小路的真实想法。
但直到二人周边的气氛恍若将至冰点,绫小路仍未发一言。
冰冷织造压抑。
这压抑不是隶属人际交往里互不相熟的两人该有的那种拘谨,更像是拒不供述的罪犯,在逼仄的审讯室内,承受警官反复问话的煎熬。
煎熬难熬。
最初宁死不开口的罪犯最后都会因难以忍受审讯室阴暗幽闭的环境或者警官的心理攻势等原因,主动交代清楚犯罪事实。
但。
浅野加重脚底踩在柏油路上的力道。柏油路回应脚底的是硬实的触感,还有抬步时鞋底因路面余温残留的黏附感。
他身处校园,并未被关押在审讯室中。
还有。
这里也不存在警官与罪犯。
只有名为浅野与绫小路的两名普通的高中生。
浅野看向正目视前方的绫小路。若你真是一直笔直向前,又为何间或的余光也会于我身上停留?
即便再怎么想表现得像是突发奇想的那回事,但果然还是假的。
绫小路甚至连构筑「用尝试社交来改变自身、更新表面现有设定」的陷阱都没设置,就单纯耐心等待着浅野承受不住他刻意制造出的冰冷。
被小看了啊。
浅野望天。
与浅野做好与绫小路各取所需的心理准备不同,绫小路想的则是更加自私、更加过分的道路。
绫小路想借助环境及对浅野心理与行为的把控,无动于衷地等待并确信着不会对冷场坐视不管的浅野自然而然地将情报供其手上,静等他去采撷。
但。
绫小路凭什么认为浅野是心里脆弱的人呢?
浅野费解。
或许是他留给绫小路的印象太过糟糕、太过愚笨,才会让绫小路在他身上实行这种能让心里脆弱的人不打自招的策略。
不过嘛,在知晓校园实力至上主义的真面目后,在敌我情报不明的测试里,被敌人小瞧也是对己方最好的嘉奖。
“唉。”
浅野无奈地叹出一口郁闷气。
虽然他已经尽力开导自己了,但被绫小路这个阴沉男小瞧,浅野心里果然会有些不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