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马车里眯会儿,到家了我叫你。”
谁家相公谁心疼,何笙尧准备了三驾马车,半拖着快睡过去的何生送到车里,跟云渝打了个招呼先走。
留下两位小厮,继续等彦博远和向文柏。
彦博远比向文柏早一点出来,他俩先后脚。
马车摇晃,彦博远头搭在云渝膝盖上,精神气很足。
街道上接考的人多,车马拥堵,一刻钟的步行距离,硬生生走了半个时辰。
彦博远不困,和云渝在马车里聊考试题目、答题思路,说巷子里抬出去了几个书生,说考官,说饭食,也说思念,但他们也不过分开了三天而已。
云渝说外头的日子,说自己抛红绸的事,从怀里掏出个物件,往彦博远手里塞,“给你。”
“什么东西?”彦博远平躺着看云渝的脸,看不清物件,他将手举到面前。
是个香包,底下的流苏垂下,拂在脸上,轻飘飘,软乎乎。
“庙里求的符纸,保佑科考,求的时候,是想让你下次带着考试,后来一想不对,这东西算夹带,我就直接缝在香包夹层里头,考完了挂身上一样用。”
彦博远把香包放鼻子前闻。
是桂花,还有侧柏、冰片等几味中药材,自然纯净的药草,带着午后金桂的馥郁香气。
两天没洗浴,巷子不通风,彦博远身上的气味并不好闻。
云渝不嫌弃,给彦博远揉头按摩。
车外杂乱的背景音,并不妨碍彦博远放松心神,闭上双眼,鼻子在香包前嗅闻,头皮上力度中正缓和的按摩,耳边听着云渝说在家准备好了饭食,回去洗漱完吃了好睡觉……
云渝说两句,彦博远嗯啊两句回应。
一口气说了多了,没听到彦博远搭腔,云渝低头看枕在膝盖上的彦博远,他眉目舒展,香包搭在脖子处,已然入睡。
云渝停下手里的按揉,定定看着彦博远睡颜,低下头颅,在他额间落下一吻。
“相公辛苦了。”
八月十一,第二场开考。
初八的经历复刻一遍。
又是半夜出门,又是乌漆嘛黑的路,又是乌泱泱的人头,又是那些苦大仇深的检查人员。
彦博远睡个饱觉,再次入场。
第二场考五经,考前还得再默写一遍前一场的几句答案,证明两场考试为同一人。
舍号不变,巷子里的人,还是那些人。
有了前一回的经验,这回大家熟门熟路找到自己的号舍,试卷依旧是第二日下发。
彦博远与两边的考生进行考前闲谈。
能聊的不多,万能话题就是吃什么,但都到这里了,能吃的也就那些。
做学问说四书又不行,多说多错,少说为妙。
打个招呼,拉伸一下筋骨,结束。
三日一过,十三号出来,回去睡一觉,十四日起早,再进来。
第三场考策题,策题也有字数要求,不少于三百,不多于两千。
抄誉题目,打草稿,抄誉答案。
彦博远认真答题。
第三场依旧考三天,八月十四到十六。
科举越前面的考试越重要,评卷人赶着时间批卷,扫一眼头几题,开头几句就能大体定下成绩,到第三场考顺了,重要性下降,中间遇上八月十五中秋夜。
前两场没信心的,或者过于有信心的学子,就会提前交卷出去过中秋。
彦博远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