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筝连她自己都没发觉她对许千昀的上心,她总是悄无声息地在心底记下许千昀的喜好,渐渐成了一个习惯。
而许千昀同样会让方姨做些小蛋糕和饼干之类的带到班级去给温筝她们,一来二去,连班上的同学们都知道了。
某次,她整整带了两盒的玛格丽特小饼干,成功收获了全班好评,只分到一块的安姐都捂着心口夸张的说这是她迄今为止吃过最好吃的小饼干。
此外,许千昀冷冰冰的饭盒里,除了肉蛋沙拉外,还有温筝的额外加餐。她会在给俞恬她们带糯米饭团的同时,给许千昀捎上一份,偶尔是小笼包。
其她两人见状,纷纷邀请许千昀去她们家里做客。
美其名曰,快运动会了必须要多吃一些。
两周左右,许千昀在三人的不懈努力下,终于长胖了一点,气色红润了不少。
运动会当天。
在早自习的时间里,安姐就让她们在操场附近集合,运动会开始前有十来分钟的领导讲话,结束后,她们便开始准备接下来的比赛。
一中的操场还算大,每个班级会在距离操场不远处的空地摆放桌椅,作为班级的暂时休息地点。
一班后勤部和专门写加油稿的学生有十来个,其她的学生则都去了看台。
安姐买来不少葡萄糖、饮用水还有一箱功能饮料,除去运动会这三天特地定的盒饭外,她还准备了一些巧克力和能量棒。
许千昀和俞恬只报了跳高,所以比完初赛在等晋级名单前的这点时间,她们便被安姐叫回班级写加油稿了。
加油稿要求原创,写得好的还能为班级加分,学校广播站会在每个比赛节点前前往各个班级去收集加油稿。
田径项目和其它项目不同,田径项目只有简洁明了的排名制,多集中在运动会的第二、三天,而温筝、何皎月两人的八百米在不同的小组,最后则在项目结束后根据时间宣布最终排名。
今天下午迎来第一场八百米比赛,温筝在第二组,她站在跑道旁边热身,俞恬拉着许千昀到看台上,两人各拿着一个拍手器,俞恬对着温筝的方向大喊:“小筝——加油——”
许千昀也跟着喊了声“加油”,晃了晃手里的拍子。
比赛即将开始,温筝站上跑道。
“各就位——”裁判举起发令枪。
枪声响起,温筝没有急着占位,而是平稳住呼吸,匀速跑完第一圈,她步伐轻快,在跑入第二圈时,落到队伍里的中位,隐隐有被落下的趋势。
而这时,广播声响起,回荡在温筝的耳边。
“致高一一班的温筝:你矫健轻快的身姿深深地印在我们心中,加油吧少年,去迎接你的终点,一切只是胜利的开始——”
温筝跟着前面同学的短促而有力地节奏,她慢慢恢复了一点儿体力便逐渐加快脚步,在最后一圈时,成功超过几名选手,跑到队伍前头。
视野里已经出现终点的鲜艳红色,温筝咬牙冲刺,耳边只剩下自己剧烈的心跳声、呼吸声,和俞恬她们借用安姐的小蜜蜂而喊出的加油声。
终点线近在咫尺,温筝越跑越快,她像一阵自由且飞快的风,在众人的欢呼声中,迎着秋日的暖阳,用尽全力向前一扑——
“小组第一!来自高一一班的温筝同学!”裁判的声音通过话筒响彻学院。
温筝堪堪稳住身形,在终点等着她的同学们欢呼着围了上来,有人递水,有人递纸巾。
很快,温筝的肩膀被人拍了拍,她一回头,是许千昀她们,三人笑着看她。
俞恬比温筝本人还要激动,抱着她一边跳一边叫,她干脆拉着温筝转圈圈,愣是连何皎月都没拉住她,最后还是温筝腿软没力气了,她才停下。
温筝撩起被汗浸湿的刘海,许千昀再次递来一张纸巾,温筝在接过纸巾的同时,和许千昀击掌,在对方有些茫然的眼神中,她笑着说:“下午的跳高比赛加油。”
“嗯,会的。”
许千昀和俞恬在同一组,每人有三次机会,记最高的一次成绩。
跳高的场地在沙坑附近的空地,何皎月要准备八百米,温筝便带着水去她们那边。
“下一位,高一一班俞恬。”裁判的声音传来。
“小恬恬加油。”温筝在人群里对她挥了挥手。
助跑开始,俞恬的步伐轻盈得像只小鹿,她采用了常见的背越式,轻松越过,最好的成绩在一米五五。
“下一位,高一一班许千昀。”
“大小姐加油!”围在场地外的女生们喊道,许千昀一看,她们多是生面孔,余光中,她瞥见温筝的身影站在人群边缘。
温筝踮起脚尖,对她喊着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