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了结了最好。
偏偏大皇子要出头。
而大皇子这边的支持者众多,声势颇大。
真到审案的时候。
第一个,就是要看这女子是否为良家女子。
是否被父兄逼做扬州瘦马。
这就要从给他们街坊亲戚家入手。
这些人多数被荣王的人买通,做了伪证。
可伪证也有被戳破的时候,还有人并不求财,只求一个真相。
自然能找到愿意说实话的人。
那这一方面,便是众说纷纭,谁也讲不清楚。
既然这个说不清,就要看第二项,那拐子是否存在。
要说时隔大半年,拐子早就不知所踪。
像是根本不存在一样。
这种情况下,大皇子这边就没说话。
就在荣王以为自己占了上风,让长孙催促结案时。
从门北县赶来十多个人。
他们还压着两三个人贩子,正是宝泽十四年时,在门北县城北拍花子的那群人的头目。
剩下的人,则更让人意外。
竟是当年城北的受害者家属,他们都是军伍出身,陪着家人一起过来做人证。
这些人贩子,跟扬州一案,有什么联系?
总不能因为他们都是人贩子,便强行扯上关联吧。
就在京城知府疑惑的时候,大皇子坚持让来人说明真相。
那人直接讲了个另在场二十多个官吏瞠目结舌的事情。
“这些人贩子,跟扬州那伙人贩子,都是一家子出来的!”
准确说,是师出同门。
民间几个拍花子人贩子的
大大小小团伙,野路上都知道名号。
平日不是拐走男女孩童,就是拐走貌美妇人漂亮少年。
转转手就能买不少银钱。
有时候还会转几道手,全看各自的本事。
直到宝泽十年左右,他们栽到一个官员手中。
那官员做事狠辣,为了抓到他们,也不管死了多少被拐妇孺,总之就是要抓到他们。
若事后惩处了这些人,也勉强说的过去。
谁料当时朝中有变,那官员顶头上司没了,他为求自保,找到荣王的路子。
那荣王下面的幕僚介绍官员认识了张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