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太傅为上 > 第124章(第2页)

第124章(第2页)

可是蔺宁没有放手,他捏着褚元祯,让褚元祯看着自己,“你那日同我说,我若是死了,你便一起死,这话不对,我不要你为我殉情,我要我们,长命百岁。”

马车拐上一条僻静小道,成竹听着车内哭声渐止,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高兴地挥着鞭,心道:还得是蔺大人啊。

城南粥铺的老板是个实在人,为了感谢褚元祯平息了叛乱,各种包子小菜不要钱似的端上桌。

蔺宁吃撑了,摸着肚子不想坐马车,褚元祯让成竹先回去,陪着蔺宁沿着街道往回走。

“京都遭了一场大劫。”蔺宁看着周围,“正是百废待兴之时。”

褚元祯知道蔺宁想说什么,他没有回答,目光看向前方,“我们说好了的,寻一处肥沃的封地,过闲云野鹤的日子。”

“那是以前,以前那个位置上坐着别人,我不愿意你去争抢,可如今高位空悬,正是需要你的时候。”蔺宁拉住褚元祯的手腕,“好歹是个皇子,拿出点气魄来,等你老了,再去想闲云野鹤的日子,嗯?”

褚元祯被逗笑了,他觉得命运这玩意儿真是会操弄人,他原来费尽心思地想要爬到那个位置上,总是差一点又差一点,如今他想明白了不愿再去拼个头破血流,一切又变得唾手可得。他骨子里是想称帝的,谁不想当皇帝?谁不想君临天下睥睨众生,谁不想将一切都握在手里?

可是如果没有蔺宁。

褚元祯把手指穿过蔺宁指尖,与他十指相扣,问道:“如果我坐上去,你呢?”

“我?”蔺宁还没回神,“我当然是陪着你,不然我能去哪儿。”

天空彻底亮起来了,晨雾散去,道道日光如穿透薄雾的金线,为京都的街道镀上一层金辉。

够了。褚元祯想,当不当皇帝都无所谓,这个人愿意陪着自己,就足够了。

“你操心太多。”褚元祯贴着蔺宁耳畔,“你以为朝中那帮老家伙们坐得住吗?他们最见不得自己头顶上空空如也,我与你打赌,不出三日,自见分晓。”

京都的劫难过去了,街上的人多了起来,官府拨了银子,百姓开始修葺被破坏烧毁的房屋。

只是茶余饭后少不了闲言碎语,褚元苒逼宫、府军卫叛变的消息不胫而走,连带着整个临河王氏成了人们嘲谑的对象,甚至有人在宝月楼里开了赌局,赌下一个倒下的五姓是谁,有人胆大包天,说下一个倒下的肯定是褚氏,反正褚氏这一代几乎断后了。

这话倒是不假,年轻的明仁帝跳城墙自尽,驾崩时连皇后都没立呢,皇嗣一说更是无从谈起。

眼下朝中局面分成了两派,一派拥护褚元祯登基为帝,另一派则提议由皇太后出面主持大局,这话传到了李氏耳里,被李氏以“丧子之痛,痛彻心扉”八个字驳了回去,最终无人再提。群臣开始转头给褚元祯递拜帖,恭维迎合的句子张口就开,话里话外绕不开“继位”二字。

但继位还需一个流程,毕竟现在姓褚的还有一个褚元倬。褚元倬人不在京都里,却也是如假包换的褚氏子孙,在没有遗诏的前提下,他与褚元祯拥有同等的资格。而且,褚元倬是建元帝亲生的长子,若以“立嫡立长”来算,他远远排在了褚元祯的前头。

所以,褚元祯要继位,必须有个名头。于是又有人提了,此事应由内阁出面,效仿前朝之经验,拟一个条例细则,让褚元祯继之有“名”。

兜兜转转,这天大的事竟砸到了蔺宁头上。蔺宁坐了内阁首辅的位置,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为了让这个“名”合情合理,他硬是在内阁大院熬了两宿。

最终是褚元祯熬不住了,直接杀进了内阁大院,夺下蔺宁手里的毛笔,“前夜没回来就算了,昨夜也不见人,把内阁当家了?”

蔺宁抬起头,“又、又天亮了?”

褚元祯看着他,既生气又心疼,“五品官员那点俸禄,值得你这么熬?”

“你以为我想熬?我是骑虎难下。”蔺宁往椅背上一靠,也不干了,“自古以来都是立嫡立长立贤,你非嫡子,也非长子,我总得给你找个贤名吧,你击退叛军是真,可抗旨出兵也是真,这可算不得‘贤’。褚元恕好歹有赈灾的功绩在身上,还有数十篇亲笔写下的民生策论,他在东宫时就得了贤名,你呢,你有什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