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饭店的顶级套房里,钱斌激动得脸庞涨红,声音都带着颤音。“江总!一百五十万!这只是一天统计出来的意向订单!咱们的‘时代潮’,在省城一炮打响了!”他紧紧攥着手里的报表,仿佛那不是纸,而是沉甸甸的金砖。江彻却只是平静地从他手中抽走了那份报表,随手放在一边。他走到窗边,看着海州繁华的夜景,霓虹闪烁,车流如织。“老钱,你觉得,这些衣服,能让我们吃几年?”江彻忽然问道。钱斌一愣,想了想,自信地说道:“江总,就凭咱们今天发布会上的这些款式,领先他们至少三年!三年内,我们绝对是省城服装界的霸主!”“三年?”江d彻转过身,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太久了。”他拿起桌上一份不起眼的《农业参考消息》,这是他让钱斌特意找来的内部刊物。“服装、地产,这些都是顺应时代潮流,赚的是快钱。”江彻的手指,在报纸头版一个加粗的标题上点了点,“但一个国家的根基,永远是农业。”钱斌凑过去一看,标题是《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若干问题》。他有些不解:“江总,您关心这个做什么?咱们现在生意这么好……”“生意越好,越要考虑十年、二十年后的事。”江彻的目光深邃,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图景。“现在的农产品,讲究的是产量,是填饱肚子。但很快,人们就会开始讲究品质,讲究健康,讲究安全。”“平江的杏子,为什么能做出‘金标’果汁?因为它的底子好。但这种好,是靠天吃饭,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江彻的眼神中,闪烁着一种比窗外霓虹更明亮的光芒。“我要做的,是把这种‘靠天吃饭’,变成‘靠我吃饭’。我要建立一个,从土壤、到种子、到种植、再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钱斌听得云里雾里,但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江总的目光,早已越过了海州的繁华,投向了平江县那片最朴实、最广袤的土地。一周后,江彻回到了平江。他没有在县城停留,而是直接让司机开车,朝着西郊最偏僻的黄土岭驶去。这里是平江县出了名的穷山沟,大片的山坡地,因为土壤贫瘠,水源稀少,种庄稼收成不好,种果树又没人懂技术,大多都荒废着。几十户村民,就靠着山脚下那点可怜的薄田,过着紧巴巴的日子。江彻的黑色伏尔加轿车,像一个天外来客,缓缓驶入尘土飞扬的村口,立刻引来了全村人的围观。村民们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眼神里充满了警惕和好奇。村长李大栓,一个皮肤黝黑、满脸褶子的老汉,吧嗒着旱烟,拦在了车前。“你们是干啥的?”江彻推开车门,走了下来。他没有丝毫城里人的架子,脸上带着和煦的微笑。“李村长,你好。我是江氏实业的江彻,想跟您和乡亲们,谈一笔生意。”“江彻?”李大栓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就是那个开了时代广场的江老板?”江彻的名声,如今在平江县无人不晓。“不敢当,就是我。”李大栓的警惕稍微放松了一些,但依旧没有让开路。“江老板,我们这穷山沟,可没什么生意能跟你谈。你要是来买山货,那可来错地方了,今年天旱,啥都没长好。”江彻笑了笑,指着远处那片光秃秃的荒山坡。“我不买山货,我来租地。你们村这几百亩荒坡,我全包了。”此话一出,围观的村民们顿时炸开了锅。“啥?租咱们这破山坡?”“这地连草都长不好的,他租去干啥?钱多烧的?”“该不是有什么阴谋吧?想占我们便宜?”李大栓的眉头也紧紧锁了起来,他把烟锅在鞋底上磕了磕,沉声问道:“江老板,你别开玩笑。这荒山,你租去做什么?”“种果树。”江彻的回答,简单直接。“种果树?”李大栓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我们又不是没试过。前些年种的那些苹果树,结的果子又酸又涩,还没拳头大,喂猪猪都嫌弃。”一个村民也跟着嚷嚷起来:“就是!这土不行,伺候不了金贵东西!”江彻没有反驳,只是从钱斌手里接过一个皮箱。他打开箱子,里面不是钱,而是一叠叠厚厚的资料和图纸。“乡亲们,我知道你们的顾虑。”江彻把一份土壤检测报告递给李大栓,“你们的土,不是不行,是‘病’了。缺氮,少磷,酸碱度也不对。”“我请了省农科院的专家,他们有办法,能把这土‘治’好。”他又拿出一张彩色的效果图。“这是我规划的果园。我们会引进国外最好的苹果、桃子、李子品种,铺设最先进的灌溉系统,用最科学的方法来施肥和除虫。”,!村民们伸长了脖子,看着那张他们看不懂,但感觉很厉害的图纸,议论声小了许多。李大栓毕竟是村长,他看出了关键:“江老板,你说了这么多,都是你的事。跟我们有啥关系?你出多少钱租?”这是最核心的问题。江彻伸出一根手指。“一亩地,一年,十块钱。”“十块?!”人群再次沸腾!要知道,他们那些能种庄稼的好地,一年的租金,也不过五六块钱。这鸟不拉屎的荒坡,江彻竟然开出了十块的天价!李大栓的心,也猛地跳了一下。他压下心头的激动,再次问道:“那……工人的事呢?你不会把活都给城里人干了吧?”“当然不会。”江彻的承诺,掷地有声。“果园建成后,优先雇佣黄土岭的村民。只要愿意学,肯出力,我保证,每个人每月的工钱,都不会低于三十块!”“而且,我还会派技术员,免费教大家种植技术。将来,你们自己家的地,也可以用上这些新方法,种出好果子来。”三十块!这个数字,像一块巨石,砸进了村民们的心湖。他们辛辛苦苦种一年地,刨去成本,一家人的收入,也不过百十来块。现在,一个人去果园干活,一个月就能挣三十块!这对他们来说,是无法抗拒的诱惑。“江老板,你说的……都是真的?”李大栓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合同可以一式多份,白纸黑字写清楚,拿到县里去公证。”江彻坦然地迎着所有人的目光,“我江彻做生意,讲究的是一个‘信’字。”那份高于市场的租金,那个优先雇佣的承诺,那份分享技术的诚意,终于彻底打消了村民们所有的顾(虑)和抵触。他们那点“占便宜”的小心思,在江彻这种堂堂正正的阳谋面前,显得如此可笑。“好!”李大栓把旱烟杆重重往地上一顿,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江老板,我们信你!这地,我们租了!”“租了!我们都愿意租!”村民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土地承包合同,很快签订。江彻的农业布局,正式拉开了序幕。在接下来的半年里,黄土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推土机开进了荒山,平整土地。一支专业的施工队,铺设了纵横交错的灌溉管道。江彻高薪从省农科院请来的几位老专家,带着一群年轻的技术员,吃住都在村里。他们指导着村民们,往土壤里掺入一车车的有机肥、草木灰,一点点地改良着土质。随后,一株株从国外引进的优良果树苗,被小心翼翼地栽种下去。黄土岭的村民们,也脱下了打补丁的旧衣服,穿上了印着“江氏农业”字样的蓝色工作服。他们从最初的怀疑和不解,到后来的惊讶和信服,最后变成了由衷的钦佩。他们亲眼看到,那些曾经被他们断定“不行”的土地,在科学的调理下,变得松软而肥沃。他们亲手学会了,如何看数据配比肥料,如何利用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而不是像过去一样,只会傻乎乎地泼大粪,喷农药。一年后,初春。当黄土岭的几百亩山坡,一夜之间,被粉色的桃花、白色的梨花、浅紫的李花,汇成的花海所覆盖时,整个平江县都被震动了。那漫山遍野的繁花,如云似霞,美得令人窒息。秋天,收获的季节来临。果园里,硕果累累。苹果红得像玛瑙,桃子粉嫩得像少女的脸颊,李子紫得发亮。每一个果子,都个大、饱满、色泽鲜艳,散发着诱人的果香。李大栓颤抖着手,从树上摘下一个苹果,用衣袖擦了擦,狠狠咬了一口。“咔嚓!”清脆的响声!甘甜、清冽的汁水,瞬间在他口中爆开!那纯粹的果味,是他这辈子从未尝过的!“甜!太甜了!”老汉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他身后,是几百个同样在品尝着丰收果实,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村民。这些品质极高的水果,被一筐筐地运往江彻的罐头厂。经过“开拓者金标”生产线的深加工,一批全新的、更高品质的果汁、果酱、水果罐头,被迅速开发出来。当这些贴着“江氏农业”标签的新产品,通过时代广场的销售渠道推向市场时,立刻引起了消费者的疯狂追捧。“这个苹果汁,比原来的杏子汁还好喝!有股清香味!”“你们尝尝这个桃子酱,里面都是大块的果肉,一点不腻!”“这水果罐头,跟我们以前吃的完全不一样,果子是脆的!”高品质,带来了高利润。江彻在农业上的第一笔投资,获得了远超所有人想象的巨大回报。当初投入的几十万,不到一年时间,不仅全部回本,利润更是翻了好几番。黄土岭的村民,也拿到了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工资和分红。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瓦房,不少人还买了自行车、收音机,日子过得比城里人都舒坦。,!江彻用事实证明,农业,不是没钱赚,而是看谁来做,怎么做。这天下午,一辆吉普车,停在了黄土岭的山脚下。沈知微作为县税务局的调研员,跟着几位领导,前来考察这个远近闻名的“模范村”。当她走下车,看到眼前那片生机勃勃的现代化果园时,整个人都愣住了。她看到了穿着统一制服的工人们,正开着小型的拖拉机,在果树间穿梭忙碌。她看到了远处的山坡上,安装着一排排银白色的、缓缓转动的风力发电机,为整个果园提供着电力。她甚至闻到,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农村常见的牲畜粪便的臭味,而是一种混合着泥土芬芳和清新果香的味道。这一切,都彻底颠覆了她对“农村”和“农业”的认知。在村口的宣传栏上,她看到了江彻的照片,以及他当初对村民们许下的承诺。旁边,贴着一张张村民们领到工资和分红时,笑得合不拢嘴的照片。原来,他不仅在省城开疆拓土,建立他的时尚帝国。更在这片最贫瘠的土地上,悄无声息地,为几百户人家,带来了富足和希望。沈知微的心中,那份早已深埋的钦佩,此刻再次被挖了出来,在阳光下,变得滚烫而耀眼。这个男人的格局和胸怀,再一次,超出了她的想象。她忽然觉得,自己之前那种因为他飞得太高而产生的距离感,是多么的渺小和可笑。他不是在飞离地面,他是用自己的力量,在托举着更多的人,一起向上飞。就在这时,她看到江彻正陪着一位头发花白的农业专家,从果园深处走了出来。“江总,黄土岭的模式,已经完全成功了。下一步,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把它复制到其他的农产品领域?”老专家兴奋地说道。江彻点了点头,目光望向更远方的田野。“张老,水果,只是我们的第一步。”“下一步,我要做蔬菜、做粮食、做畜牧。我要在平江,建立一个覆盖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的,完整的绿色产业链。”“我要让‘江氏农业’,成为全国最高品质农产品的代名词。”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足以改变天地的力量。沈知微站在远处,静静地听着。阳光洒在江彻的侧脸上,他的眼眸里,仿佛装着一片广阔的星辰大海。她知道,一场由这个男人主导的,深刻改变中国农业面貌的绿色风暴,已经从这片小小的山坡上,正式启航了。:()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