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臣妾担心母后安危不敢忽视就派小全子时刻注意着寿康宫附近,没想到竟会发现此事,那些人不会想对宸儿和禧儿下手吧,臣妾有些害怕。”
听温若说完元政心中有了大概的猜测,怕温若担心没有与她说出来,只安抚道:
“阿若放心交给朕就行,现在她们在明我们在暗,不管所图为何都注定会失败,阿若可信朕?”
“臣妾相信陛下。”
元政在她额间落下一吻,又安抚了一会后才离开。
“娘娘,我们的人还要守着吗?”
温若看着元政离开的身影若有所思,看皇上方才的样子似乎不是一无所知,只是没有给自己说而已,不说也好这事可能涉及前朝,她不宜插手太多。
“都撤下吧,皇上一定会处理好的,无需担心。”
双喜!
寿康宫内
“母后瞧瞧朕这道旨意拟得如何?”元政说完身后的安德海将手中的圣旨恭敬奉上。
“皇帝终于舍得了?”
“温大人入朝为官二十余载,朕原想着找个机会升一升他的官职,不想前几日温大人主动递了辞官的奏折,说是身子不似从前且有纯贵妃的两位兄长替他为朕效忠也是无憾了,余下的时间想好好陪陪夫人。
母后认为朕是该应还是不应?”
温家父子三人皆在朝为官,温大人虽无大才但为官期间也无甚大错,按资历来说早该往上晋升了的,只是不被先帝所喜才一直只领着个五品官职。
“哀家听说最近上京世家多是想与温家攀附关系,各家诰命贵妇也都想尽法子给贵妃送礼,可惜都被贵妃一一退回了,温家知晓分寸、进退有礼,皇帝该赏。”
“儿臣明白的,所以今日才将圣旨带来给母后过目。”
“哀家觉得甚好。”
日月更迭,距离两位小殿下周岁礼的日子越来越近。未央宫内,温若将内务府送来的东西一一仔细查看。
按大元规定皇子公主周岁礼时会举行抓周大喜,而抓周喜时所用之物需准备:玉器玉扇器二、金匙一、银盒一、犀杯一、犀棒二、弧矢(弓箭)各一以及文房(笔墨纸砚)一份。
另备摆放上述物品的果桌一张,至需用之时,“抓周”的时辰和方位也要经钦天监推算择定仪式开始时,将上述各物盛放在一个饰有“百子图”的长方形红漆“啐盘”之中,皇子先抓了何物,又抓了何物,都要由礼官一一记录下来。
“钦天监可将算好的时辰送过来了?”
“回娘娘,还未,可要奴婢待会去问问?”
钦天监办事一向重规矩,而这次宸儿和禧儿的周岁礼是太后和皇上亲自下旨要大办的,他们不会也不敢误了时辰。
“不可,他们知道轻重,算好了会送过来的。”
想必算好的时辰也是先送去勤政殿给皇上过目后才会送到未央宫来的,若她这时派人去问难免让钦天监的人误会。
吉日已至,皇长子和嘉和公主周岁礼上,凡七品及以上大臣可携家眷进宫赴宴。
“奴才参见贵妃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安公公不必多礼,可是皇上有什么吩咐?”温若有些疑惑问道。
这个时候还未下朝,安德海应该随侍在皇上身边才是,怎会来未央宫。
“回娘娘,奴才是奉皇上旨意给娘娘送东西来了,皇上还吩咐奴才给您说一声,让您晚些时候随太后娘娘和皇上一同前去太和殿。”
安德海挥了挥拂尘,身后的宫人立刻将东西端至温若跟前,是一套宫装和盖着红布的托盘,应该是与衣裳配套的头面。
“劳烦安公公跑这一趟,还请代本宫回禀皇上,就说本宫知道了。”
“是,那奴才就先告退了。”
温若点头,在他离开后才仔细打量起皇上送来的东西。
明黄色的宫装向来只有正宫皇后才可穿得,今日皇上不仅送了过来还让自己与他和太后一同前往太和殿,这不仅仅是抬举这么简单了。
“娘娘您瞧,这衣裳上还用金线绣了凤凰,莫非……?”冬梅惊喜的望向自家娘娘。
一旁的明嬷嬷也上前将红布掀开。
“是凤钗!”
若说方才的宫装是抬举,那这凤钗将众人心中的猜测坐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