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理吐完自己收拾好,又回床上躺尸,但依旧粘人,不希望凌瑾瑜离开。本想下楼喂猫的凌瑾瑜想着反正布布还有猫粮自助无限吃,特殊情况少喂一顿就少喂一顿吧,乖女儿为了干妈稍微忍一忍。
但凌瑾瑜没想到黎理主动提了这个话题,问她:“你是不是今天还没有去喂布布。”
“布布有猫粮自助,少喂一顿没什么的,安心啦。现在不是你更需要我吗?”凌瑾瑜摸摸黎理的脑袋说。
“我没事的,小瑜。你先去喂布布吧,就半个小时而已,别让小猫等着急了。”黎理又说。又是这样,怕给别人添麻烦,所以主动想把人推开。
“布布很重要,可是你也很重要,黎理。现在你不舒服,布布得让让你。”
“我现在真没事,你去吧,我在家等你。”
见黎理这样坚持,凌瑾瑜也没再推拒,俯身亲上她的额头,说自己快去快回。再下楼的时候,布布果然等着急了,翘着尾巴对着凌瑾瑜大声喵喵叫,见嘴不见眼,一路往厨房岛台跑去。
跳上岛台后,布布蹲在它吃饭常坐的地方等待,好像在暗示:妈,你还没有给我开罐罐。
凌瑾瑜迅速配好餐,随便摸了布布两把,也不等它吃完就又匆匆离开。她回到上楼时,正好看到被管家送到电梯厅的外卖。
取了外卖进门,凌瑾瑜想着让黎理多少喝点有能量的东西,恢复恢复体力。她怕东西太冷激得胃不舒服,还隔着热水把椰汁跟果冻热了一下。
虽然温热的能量果冻和椰汁的味道很奇怪,可是黎理还是乖乖将其喝掉一部分。凌瑾瑜观察了十余分钟,黎理终于不再想吐了,乖乖躺在床上,继续环着凌瑾瑜的腰闭目养神。
凌瑾瑜坐在黎理身边玩手机,她在和ai聊天,描述了这两天她遇到的问题,想问问关于黎理这种不表达情感需求的情况要怎么办。
ai对话框之中,凌瑾瑜输入问题:「她这种压抑真正情感需求的性格是不是和家庭教育有关呢?我这样的推测是否准确,之后我又要怎么做才好。我希望她可以再依赖我一些,可以在我面前展露脆弱的一面,就像我依赖她一样。」
回答很快浮现在手机画面上,ai的回复总是细致有条理的,长长一串。它说凌瑾瑜的推测可能是非常准确的,因为像黎理这样从小在高压、要求严格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会逐渐形成一种“只能靠自己”的信念。这不是因为他们真的不需要被照顾,而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没有“安全地依赖他人”的经验。而黎理在生病时开始粘着凌瑾瑜渴望照顾的时候,就已经表明她潜意识中将凌瑾瑜当成了可以依赖的人。
至于做法建议,ai也在下面列出长长一段,一共四条。一、稳定给予关心,不逼她表达。二、在她脆弱时给予肯定。三、日常中慢慢引导。四、学习依赖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要有耐心。
凌瑾瑜得到答案,放下手机,摸摸黎理的发顶,轻声开口问:“黎理,你睡了吗?”
“没有。”
“你妈妈今天说的那些话,你别放在心上。我没觉得你有麻烦我,也不会不耐烦。生病难受不是抗一抗就能顶过去的小事,所以你可以放下心,好好依赖我,黏着我。不止是在生病的时候,任何时刻都可以,只要你需要我。好不好?”她温声对黎理说。
听到凌瑾瑜的话,黎理沉默几秒小声开口道:“可我真的黏起人来很烦的,我怕你会不喜欢这样的我。前任就很受不了,她觉得那样很不像我。”
这样回答让黎理的声音听起来闷闷的,有些难以捕捉,可凌瑾瑜还是听清了黎理在说什么。她这样好像是在害羞,在畏惧,在试探,和平时一点都不一样。平时的黎理认真回答时总爱看着凌瑾瑜的眼睛讲话,用眼神证明她的真诚坦荡,对外演讲也总是自信的样子。现在不一样,黎理躲了起来,不敢面对凌瑾瑜,也不再自信。像内心那柔软的一面终于愿意从坚硬的壳里爬出来见见凌瑾瑜,可又害羞到不敢全探出头来,只能以这种迂回的方式去试探。试探着询问:这样的我,你也能喜欢吗?
“不会。她是她,我是我,我会好好接住你的情绪的。相信我。”凌瑾瑜说着,换了个姿势,同黎理并排躺下来。她侧对着黎理,抚摸上那还有些发烫的脸颊,用大拇指轻轻蹭过。黎理这才愿意抬起眼睛看向凌瑾瑜。
“真的吗?”她又一遍询问,确认凌瑾瑜的真心。
“真的。黎理。我说过我罩你,你在我面前不用伪装,可以发脾气,可以闹别扭。现在我想加一条,你也可以尽情依赖我粘着我需要我,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你有什么需求。不是说你比我大,就一定要你来负起全部责任,一直包容我照顾我的。也不是说你一直以来都是成熟稳重的样子就不能脆弱了。你又不是铁打的,自然也有需要被包容被照顾的时候,所以你可以尽情依赖我,就像我依赖你那样。”凌瑾瑜看着黎理的眼睛认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