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正了解“凝”,真正研究过画,才能通过画风辨别她的作品,把人民艺术家和凝联系起来。
或是。
要真正了解“简宁”,才能通过这个名字,把她和简宁背后的凝联系起来。
对于公立学校的一个女生,后者可能性等于零。
对于十五六岁的一个学生,前者可能性几近于零。
答案只有一个。
说不惊讶是假的,她记得这个女生上课在写数学题来着。
答案已经猜到,但她还是又问了一遍。
“为什么这么认为?”
林煦把两个纸片放在桌面上,满脸激动、又小心翼翼地说:“我从小就喜欢您的画,白夜的天空之境,我基本每周都会去,不可能认错,这都是您的画。”
天空之境是专为凝设立的展厅。
答案被验证,简宁却突然开始局促了。
林煦立即道:“我看到网上的消息了,您不想暴露身份吗,放心,我绝对不会乱说的!”
网上什么消息?
简宁再次深深感受到了2g的无力感。
但眼前到底是个小朋友,她只好尴尴尬尬地应一声,然后迅速掠过这个话题。
“还想问别的什么吗?”
王老师说这孩子想走艺术生路线,她当年就是走的这条路,应该能答上几句。
林煦反问:“您下次什么时候来学校?我想给您看看我的画。”
她没问路线相关的事,反而问了画本身。
简宁也更乐意提供这方面的帮助。
“明天下午三四节的社团,后天下午第二节二班的美术课。”
这方面她也的确有话可说。
“你画什么画?”
“油画。”
简宁略诧异,这个年纪喜欢水彩画的最多,国画水墨画甚至也要更多一些,竟然喜欢油画吗?
但想到眼前这小姑娘都知道凝了,也就释然。
“好,明天我带颜料来。”
她说不出什么好听话,只做此承诺。
林煦也不想听什么好听话,闻声眼睛都快发光了,“好!我明天一定会去的!”
她没向简宁讨要签名这等物件,也没寻求路线上的指导解惑,得了这一个承诺便兴高采烈离开。
待她走后,简宁想着她欢欣雀跃的背影,内心也期待起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