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雨扬没有多问,在她后面的沙发上坐下来,拿起平板看消息。
三分钟后,开场声音响起,她抬起头看向简宁。
帘幕缓缓拉开,露出后面的主持人。
简宁耷拉着的眼皮猛然跳起,人也遽然挺直了腰背。
远山?!
苏雨扬看着她的姿态,眼角微弯。
「远山」几乎是艺术鉴赏界的标杆,但从来不充当任何大型活动的评委、主持等带有评价性质的角色。
她说那些活动不真。
这句话很真,所以人们也只能在文字里看到她的鉴赏。
她或许会保持沉默,但她绝不会说谎。
不仅仅是简宁,肉眼可见,参会的人都活跃了起来。
闪光灯一个接一个,如同绽放的白花,转瞬就开了遍地。
话筒嗡鸣一声,随后传出一道声音:“请大家放下闪光灯,会堂的灯够亮了,足够我们看清彼此。”
这也的确是远山的说话风格。
简宁愣在原地,半天不知道该怎么反应。
对她而言,远山就像是批改作业的老师,而她则是举着作业的学生。
夸张一点来讲,也许所有人在她看来都是虚伪的,但远山是绝对真实的存在。
她的一切画作都是虚拟的,来自于意识中无人可解的情感与思维,但在远山那里,那些全部都是真实的、清晰的、具体的。
她的画等待解构,她等待老师来指点迷津。
等会堂中安静下来后,远山再次开口。
“相信大家都很好奇我为什么会来这里,我不喜欢绕弯,产生这个想法最直接的原因是一幅画,而促成这个想法的是一张合同。”
“合同没什么好讲,承诺我可以随意评价。”
“画么,就有太多好讲了。”
说到这里,她叹了口气,“说实话看到那幅画我很伤心,但它又的确让人动容,甚至让我产生了这样的冲动。”
此时,她背后的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图。
房间里,简宁猛地抬起手捂住自己的嘴。
正是她画在一中外的那幅画。
远山从构图、色彩、线条等角度分析完后,给出的评价很客观,有褒有贬,整体呈褒扬态度。
讲完这些,她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才开口。
“天、海洋和陆地、桥梁、断口的碎石群、海底的碎石。这些意象让人很绝望,你究竟是碎石,还是碎石堆,又或者是桥梁?”
“……所以我从来不参加活动。”
“这座桥梁本该延伸向远方,或者断裂在海面,但它断裂着向前延伸。我看到的第一反应是难受,第二反应是激动,所以我来了这里。”
此后又沉默了几十秒,她拿起一张纸巾擦擦眼角,才继续说:“不好意思占用了时间,我们进入正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