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围观的人会很吵,她无法专注,就请求他们小点儿声。
有时人们会照做,有时人们的声音还是很大,起初她在忍受,忍受不了后就合上箱子走人。
离开人群时她感到气愤,走开一段距离,却又再次感到那种没来由的愉悦。
她走得很慢,在很多地方留下了痕迹。
嗯,包括她的衣服。
这是一个令人烦恼的问题。
总而言之,小问题不断,大问题没有,毕竟现阶段她的经费还算充足。
晚上就去酒店睡觉,有时候第二天起太晚,干脆就在酒店窝一天,晚上去24h书店待着。
简宁没想到那里有很多人,以年轻学生为主,大多人都在学习。
明明是书店,但却更像是自习室。
她感到新奇,于是画下来送给店主,店主收到后大加称赞,溢美之词信手拈来。
怎么说,不愧是泡在书店中的人?
直夸得简宁脸红了,还有人在低声起哄。
她当时恨不得钻进地板里,过后却又无比开心。
店主还让她挑选喜欢的书带走。
她不喜欢看晦涩的文学书籍,选了几本小说漫画,就在店里看。
等天边泛起鱼肚白,便拎着早已布满涂鸦、各种颜料的行李箱离开。
上面还有陌生人赠送的贴纸,里面也有陌生人送给她的小玩意儿,今天多了几本书。
她的体力不好,虽然累了就会休息,但这样的运动量于她而言还是很大。
身体感到疲惫,灵魂却无限逼近幸福。
十八岁之后,这是她第一次觉得人间触手可及。
经费总会用完,“流浪”开始之前她还担心过。
那时她的想法是:到时候死了也无所谓。
所以即便有些异常显而易见,她也不去在意,如一中被撤职的领导、不再出现的abcd、不再解约的白夜、突然出现的商人。
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冻死在冬夜的街边,卖油画的小女孩儿也可以效仿。
一周后她的想法是:到时总会有出路。
心湖的深处,某种名为“希冀”的海灯在明灭闪烁,逐渐复苏。
「“希望”是个长羽毛的东西—
它在灵魂里栖息—
唱着没有歌词的曲子—
永远不会—完毕—」[1]
海灯复苏期间,她奔走于现实世界,所画、所体悟的也大多是现实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