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胎穿七零:我靠读书带全家致富 > 第368章 陈所长靠实力说话(第1页)

第368章 陈所长靠实力说话(第1页)

人到齐之后之前还在专心致志看电路图的人都放下了手中的图纸,然后不约而同的看向陈望。毕瑾也看向陈望,觉得他应该知道会议开始之前需要说些什么。除了毕盛华还有昨天在现场见证过“奇迹”的技术人员,其他人都好奇陈望会说什么作为开场白,毕竟一个11岁的孩子要想让一群大人心服口服的听他指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陈望:“好,那我们来看第一台改进的设备,南方厂生产的仿苏p-105电台,这台电台是单信道,所以频率固定,使它无法快速切换。”众人:???这是什么样式的开场白?陈望继续,“我们首先要要做的就是把单信道改成多信道,我设计了一个机械式信道切换器,大家可以看看手中短波电台改进方案的第二页,上面就是切换器的图纸。”桌子上的众人先是一愣,然后才倏地回神把手中的图纸翻得“哗哗”作响,赶紧找到陈望口中的切换器图纸。其实陈望最开始设计的是电子式多信道切换器,但来到无线电厂看过生产车间后陈望就改变了主意,因为电子式多信道切换器的逻辑控制需要芯片,现在这个玩意儿在国内简直就是稀有品中的稀有品,他们研究所也没有指标。而且国产的芯片不仅数量稀少,性能也极其不稳定,与其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弄电子式切换器还不如先将就用机械式的。此时会议桌上的众人已经沉浸在了图纸当中,因为手中的机械式切换器图纸不仅有详细的核心结构,连制造的材料还有加工步骤都一一写了出来。只是看着这些加工步骤在场的八级钳工都捏了一把汗,看来这次是真正考验他们技术的时候了。几位刚这样想完,就听到上面的陈望开口道:“切换器中定片和动片的加工到时候就要靠六位八级老师傅了。”“呵呵呵呵,尽力尽力,我们一定尽力。”机械厂来的两位八级钳工笑得勉强,刚进来看见竟然是一个小孩子主持的会议时心里还觉得这次外借补贴挣得轻松,好像是闹着玩的。现在看来只能掏出自己压箱底的手艺才能行了。“第二个就是他的电路管功放,fu-7电子管功耗大,而且寿命短,这也是我们主要改进的地方,大家可以看第三页,这是我重新设计的电路图。”技术科的组长李光伟刚刚看到这幅电路图就产生了疑问,于是在陈望说到这张电路图时立马就举起了手。“李组长有什么问题你说。”“陈研究员,你这电路图是想用大功率晶体管组建推挽电路吗?”“是,这样就能就从甲类放大变成丙类状态,效率我预估提升30。”“可是这样产生的电热也是原电路的好几倍,这么高的温度普通铜制散热片怕不行吧?”陈望对李光伟能发现这个问题很满意,这说明南方厂的这批技术人员还是有真材实料的,应该能在合作中帮上忙,不然什么都要指望着他去解决,想要在这周内完成这么多设备的改进还真有点困难。不过技术人员都能发现的问题,陈望自然设计的时候就发现了。“确实不行,所以我重新设计了一款散热片,大家可以往后翻一页。”会议室里又是几声纸张翻动的声音。“这,这是什么?”毕盛华在无限电厂干了一辈子了,也没有见过这种样子的散热片。其他五位八级钳工也是一脸困惑。“这有点像鱼鳍。”陈望点点头,“对,就是把一块一块的散热片制造成鱼鳍的样子,然后重合叠加,这样就能大大增加散热的面积。”机械厂里的两位八级钳工一听感觉就不妙,果然下一秒又听到陈望说:“这就又到几位师傅显神通的时候,厂里没有铣床加工,到时候还需要手工锻造一下。”两位师傅对视一眼,顿时都是一脸无奈的苦笑,活不轻松啊!相反南方厂的四位八级钳工师傅就干劲十足,毕竟是给自家厂里改进设备,再苦再难他们都不怕。其中两位退休的老师傅更是精神抖擞,本以为自己都没用了,结果竟然还能在厂里这么重要的技术攻坚战中发挥余热,这让两位师傅带着老花眼镜听得比谁都认真,誓要给这些“年轻人”露一手,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宝刀未老!所以在大家还在感叹这鳍片难锻造的时候,老师傅已经一眼看出了最难的地方,“这个最难的不是锻造,是钎焊,温度低了焊接不牢,温度高了又要变形。”另一位退休老师傅也赞同道:“是啊,锻造无非就是把鳍片折弯成直角时有些难度,需要保证垂直度,最难的还是把制造好的鳍片焊到底板上。”其他几位听了才注意这个问题,“哎呀,我们都还没有想到这里来!”“所以还是两位老师傅厉害啊!”两位老师傅听完十分受用,立马开口道:“算了,你们这些小年轻没经验,还是我们两个老东西来焊吧。”,!“五六十岁的小年轻们”连连点头,“那就太好了!”陈望在手工操作这一块完全没有发言权,就安安静静听着,等几位八级大佬们商量完了才继续说道:“既然这样,我们就分组工作吧,两位老师傅负责焊接,剩下的四位师傅负责锻造和组装。还有各位技术人员也需要分成五组,每一组负责一台设备,只有各组同时进行,才有可能在一周内改进完所有设备。”说完就看向蒋舟,“蒋科长,你部门的技术人员你最熟悉,分组的事就麻烦一下你。”“没问题。”蒋舟起身走向李光伟,两人很快就把十六个分成了五组,除了一组有四个技术人员以外,其余都是三个。“好,那二组就负责短波电台,一组多一人就负责综合测试仪,三组信号发射器、四组天线系统、五组频谱分析仪。”陈望很快就给各小组分配好了任务。然后继续说道:“每一组开始工作之前我都会这样提前把改进方案说一遍,大家有什么疑问的马上提出来,我会解答,完了之后就需要靠大家自己按照方案改进,当然我作为研究员会统筹全局,改进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来找我。”“好的陈研究员。”“明白了。”大家对此都没有意见,纷纷点头。“好,那我们现在继续探讨短波电台改进的第二个方面,频率稳定度提升······”聂向东坐在一旁目睹全程,心里再一次惊叹不已,这人的脑子怎么能有这么大的差距呢?怪不得江宁省敢让两个孩子直接管理研究所,这毕瑾极会察言观色,洞悉人心,小小年纪就做事考虑周全,人情世故这些更是信手拈来,办事滴水不漏,成熟老练得不像是初中生,更像是官场老手。陈望就更不用说了,也许在人情世故方面差一点,但在真正的实力面前,懂不懂人情世故都不重要了,因为所有人都会自觉的闭嘴,比如现在。之前他和许厂长还担心陈望会因为年纪太小会指挥不动那些老师傅和有能力的技术人员,所以即使他一句都听不懂,但还是坐在这里,为的就是给陈望压压场子。结果预想的情况根本没有出现,此时的大家不仅心服口服,他眼瞅着还有几个年轻点技术人员看陈望的眼神都带上了崇拜,提出问题得到陈望肯定的时候还偷偷兴奋高兴上了。得了,那他还留在这里听什么天书,除了对自己脑子产生一遍遍怀疑之外,唯一的作用就是治好了最近的失眠,开始打瞌睡了。于是趁陈望说完话的间歇聂向东赶紧起身说道:“陈研究员,那你们继续,我突然还想事要去处理,我就先走一步了。”陈望点点头,顺便看了眼毕瑾。毕瑾秒懂,也跟着起身,“聂副厂长,我跟你一起吧。”“嗯?毕主任有事?”“是啊,有几样东西要去找采购科科长确定一下。”“哦,是吗?”两人一起并排着出了会议室,聂向东笑道:“呵呵,是不是陈研究员有什么需要的啊?没事,有什么需要你尽管去找晋科长,就说我说的,只要是厂里有的,陈研究员需要什么我们都满足!”毕瑾微微一笑,“那就先谢谢聂副厂了。”“哈哈哈,我们现在都是一家人,不说那些客套话。”毕瑾笑容更大了些,“是,都是一家人。”——江宁省,谭景贤办公室里。工业办主任胡义一脸惊讶,“划一家无线电厂归到研究所名下?”谭景贤点点头,“哈哈哈哈,是啊,研究所的陈所长说他能搞一条半自动电台生产线回来。”“半自动电台的生产线?”胡义一下子站了起来,脸上都是狂喜,“真的?那简直太好了!我们双星无线电厂到现在都还只有一条半自动电台生产线呢,要是能再加一条,肯定能大大提高生产力,超额完成计划指标!”“前提是要把接收生产线的无线电厂划到研究所名下他才给。”胡义顿时瞪大了眼睛,“什么?把接收生产线的无线电厂划到研究所名下?不,不是,谭书记,这怎么可能呢?我们江宁省就双星这么一个能拿得出手的无线电厂,这要是还划给了研究所,那我们工业办怎么办?”“不行不行,这肯定不行。”胡义坐回沙发上直摇头,他不可能为了一条半自动生产线搭上一个厂。谭景贤本来也没考虑过双星无线电厂,笑呵呵道:“双星无线电厂下面不是还有很多附属小厂吗?你可以挑一个小厂出来接收,如果到时候研究所真把厂发展起来了,不是也为我们江宁省的轻工业添砖加瓦嘛。”“双星无线电厂是有几个附属小型厂,不过都是给双星生产配套设施的,他们接收来也没用啊!”“呵呵呵,陈所长说没关系,只要有车间能安装下生产线就行。”“这不是浪费嘛!”胡义还是舍不得这条半自动的电台生产线,要是能给双星,生产力绝对能提高不少。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要不陈所长再提提其他要求,双星能满足的绝对满足。”谭景贤摇摇头,“胡主任,你还没看出来吗?我们陈所长要的就是所接收厂的完全自主权,他要给研究所找一个设备供应厂。”胡义听完这话终于彻底打消了接收这条生产线的念头,“那我回去问问那些小厂厂长的意见,看他们愿不愿意划到研究所名下。”“这是应该的,而且一定要充分考虑工人们的意见。”“我知道,那谭书记,我这就回去了。”“嗯,好。”胡义作为工业办主任,自然不用亲自见那些小厂的厂长,直接吩咐给了双星无线电厂的厂长,毕竟是他们附属小厂,他们也有一定的选择权。让双星自己选的话肯定要选最小,最没用的那个配套厂划出去,但因为这件事是谭书记提出来的,所以除了自己绝不可能划出去的最大的配套厂,双星厂长给剩下的三个配套厂都给了消息,让他们自己做决定。双星五七厂算是双星厂最小的附属配套厂,厂房不仅在偏僻的郊区,而且占地也只有一千来平米。简陋的生产车间,老旧的生产设备和只有两名“工农兵学员”出身的技术员,注定让五七厂只能为双星提供一些最低端的配套服务。五七厂的厂长是当初下乡后返城的知青武建成,今年刚刚37岁,但自从接到这个半死不活却承担着七八十个家庭生活的配套厂之后短短一年时间看起来就老了不止十岁。此时接到这个重新选择归属的消息之后更是眉头紧锁连抽五支烟,看来双星厂也觉得他们是个拖累不想要他们了。不然也不会让他们自主选择后,又不断暗示他们说今年双星厂全面提高技术,对低端配套设备需求会更低之类的话了。:()胎穿七零:我靠读书带全家致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