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齐鲁儒生跳出来指责:“封禅者,天子受命于天也!当行古礼:驾蒲车、衣葛麻,以彰昊天至德。”
为表达对稷下学宫的看重,嬴政特邀齐鲁儒生同行,让他们参与大典。
这群家伙平常吵吵闹闹、老提反对意见也就算了。
没想到紧要关头,典礼都要举行,又蹦出来找事。
蒲车登山源自周代封禅传统,以香蒲草包裹车轮,避免碾压山石草木,减少对自然的惊扰。
再观始皇帝,直接开辟一条可以通车的驰道,直达山巅。
齐鲁儒生看到驰道时人都傻了,怎么会有人乘坐马车上山啊,这是对神的大不敬。
见没人反驳,全都用怪异的眼神看向他,齐鲁儒生自动解释为钦佩。
佩服他的勇气,连始皇帝都敢反驳。
钦佩他的学识,说起古礼来头头是道。
他继续道:“昔周公封泰山,扫地祭天,乐奏《大夏》,今陛下若弃古制,恐天不飨。”
同伴附和:“确实如此,秦以力取天下,然封禅不休德,反以金戈开道,是渎神也。”
淳于越看见蒙愔摩擦腰间平底锅,吓得他连忙捂住对方的嘴。
“周青臣,愣着干嘛,还不帮我一把,你想师妹血溅当场?”
周青臣捂着另一喋喋不休之人。
嬴政觉得耳边清净了,欣慰的看眼儿媳,有人罩的感觉真好。
就是有些奇怪,他自问一点不善良,脾气暴躁,手上沾了不少人命。
为何儒生还敢反驳他,恨不得血溅当场,面对儿媳时就怂的像鹌鹑呢。
看来世上之事,果然一物降一物。
马车极速行驶,朝泰山之巅行去。
蒙愔觉得政哥挺英明的,要是自己爬,不少文官到山顶时能累成一摊泥。
泰山会给所有看不起它的人狠狠一巴掌。
车后跟着准备好的祭品。
纯色公牛、白马、黑羊。
礼器有青铜鼎、玉圭、帛书,上面刻有封禅文。
泰山封禅分为两部分,封礼和禅礼。
嬴政登顶后,积柴于祭坛点燃,将刻有告天文的玉片埋入土中,再以五色土覆盖。
接着献上准备好的牛、羊、猪,丞相王绾、廷尉李斯等分献二次,这便是三献礼。
献完祭品,刻石纪功,颂秦德:“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
耳边响起威严嗓音,猎猎山风吹来,她的心情也跟着激动起来。
又有种想落泪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