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忘记哪句话,自己怎地不知。
跟个愣头青似的问:“大王说的哪句话?”
嬴政:“君子不重则不威。”
这句话是孔子对君子修养的核心要求之一。
淳于越喃喃自语:“君子若不自重,其言行易流于轻浮或虚伪,难以建立稳定的影响力。”
这跟大王伐楚有何关系?
他问出心中疑惑,嬴政“啧啧”两声,表情嘲讽:“寡人开始怀疑,你的博士之名徒有虚名,连这句话都不知。”
“君子不重则不威,圣人都说了,动手就要下重手,不然树立不了威信!”
淳于越:啊?圣人原来是这个意思么?
这该死的诡辩论,他想起被那个女人支配的恐惧。
再看眼大王,怎么感觉俩人越来越像?
淳于越默默后退,不再针对伐楚一事发表意见。
嬴政诧异的看了他一眼,这小子怎么回事?才交手一个回合就认输。
啧,玩不起。
没意思。
他都听儿媳说了,扶苏接触抡语好几天后,才慢慢改变心中想法。
以前觉得好大儿容易被带歪,人家说什么都信。
现在看来,淳于越才是笨蛋,连交手都不敢。
嬴政抬头望向屋顶:“人生寂寞如雪啊。”
很快他就不寂寞了,伏生上前一步,唾沫星子横飞,都喷到茅焦脸上。
楚国灭
“大王,楚非蛮夷也。自鬻熊佐文王,至屈原作《离骚》,楚之文明冠绝南方。
若大王灭其国而毁其史,则《三坟》《五典》之遗,钟仪之乐,谁复传之?
臣请大王伐楚之日,令军士勿焚楚宫典籍,仿周人存殷礼故事。
如此,天下士人必感大王存文之德!”
淳于越诧异的看眼伏生,觉得这老小子变聪明了啊。
不谈军事政治,专注文化保护。
这么说总没错了吧,大王肯定找不到抨击的点。
伏生说完做了跟淳于越一样的动作,目光四处搜寻,没发现那个身影,安心许多。
自扶苏公子娶亲,蒙大人开始上朝后,儒生群体屡屡受挫。
打也打不过,说也说不过,熬的头都秃了,终于把人熬走。
现在,就是他们大展拳脚、劝诫大王施以仁政的好时机。
听完伏生的话,嬴政频频点头:“你说的很对。”
伏生眼中盛满得意,他就知道大王是通情达理之人,没小人在身边,肯定接受他的劝诫。
却听嬴政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啊。”
伏生附和:“大王言之有理。”
“你也觉得寡人说的对?”
伏生细细思索这句话,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大王这么说,肯定把自己当成君子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