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愔都能想象一旦楚国战败,能从屈、景、昭三家身上薅多少羊毛。
不敢想,根本不敢想。
转而想起正在讨论的问题,六国贵族该不该杀。
蒙愔道:“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我觉得不能一视同仁。”
指着上林苑方向:“像张良这种不曾犯罪,对大秦有用之人可以留下。”
“但若仗着势力欺压黔首,搜刮民脂民膏,应当着六国黔首的面杀掉。”
“他们的君王不愿给子民做主,大秦愿做。”
“他们的君王不愿为苍生谋福,大秦愿谋。”
“他们的君王放弃与子民同甘共苦的机会,大王却不会做独享荣华富贵的孤家寡人。”
“大王可是千古名帝!”
最后几句话说的掷地有声:“大王之德,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大王之才,乃雄才大略,智勇双全。
大王之威,如玉柱擎天,高耸入云。
大王之仁,如雨露滋润,万物生长。
君临天下,德被四方。
其德如日月,其才如江海,其威如雷霆,其仁如雨露,其功如高山。
臣民感恩,生活幸福,才是一代明君的永远追求。
如果黔首有的选,我想,他肯定愿意成为秦民。”
蒙愔又灌两壶茶。
她想起新婚之夜,那时她开始洗脑扶苏,打破他的信念,不要成为酸腐儒生。
时隔半年,蒙愔又重操旧业,大声背诵为君之道。
是的,背诵,这些词都是系统找来的,她可不会说。
背的口干舌燥,看向夫君:“小苏,你可懂?”
扶苏先是两眼无神,慢慢变得坚定:“苏悟了!”
“你悟什么了?”
“杀了,把他们都杀了,对黔首不好的杀了,搜刮民脂民膏的杀了,怀有异心,影响大秦稳定的也杀了。”
总之就是两个字“杀了,都杀了”。
“老师,扶苏会永远记得,时刻以黔首为己任,背负起大秦长公子的责任。”
“不错不错,孺子可教。”
“来,让我们继续研究《离骚》。”
“熊通僭鼎,丹阳碧血,昭王不返。龟策岂能決?巫阳焉可占?”
蒙愔故作深沉念道:“这是你后编的一句话,插在“天命反侧,何罚何佑”的后面?”
“是的,你觉得怎么样?”
扶苏期待的看着蒙愔,这是他想了好久才想出来的。
“别急,让我研究研究。”
“统,统,统,我只了解政哥,对楚国典故不熟悉啊,快帮我分析一下这些话怎么样。”
蒙愔都快急死了,越急,面色越平静。
扶苏看到她这样,心想,妻子果然厉害,文武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