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她的内心十分认可这个方案,但她谨慎地没有立刻答应,而是笑着反问:“我以为你会愿意配合他们的计划,警察先生?”
然后,她又听见了那句冷淡也嫌弃的:“别恶心我。”
属于过去的杀手漠不关心道:“我不需要遵守他们的法律。”
这种和平年代出来的条条框框,并不是琴酒所熟悉的生存模式,他也懒得顺应时代改变,去遵守他们的规则。
他不准备走出过去,也就无所谓现在。
事实上,当他在询问波本准备怎么处理boss的时候,唯一能接受的回答就是当场击杀。
不然呢?先把人送进监狱里去再慢慢走程序?日本倒是还留有死刑,但他可没这个耐心等待大概率会持续几年的审判。
迟则生变的道理,琴酒比谁都清楚。
“我能接受的唯一结果,只有一劳永逸。”
江户川柯南是侦探。
但有些真相不是侦探能轻易推理出来的,哪怕他是名侦探——就比如不久前他在大山所经历的一切。
虽然理性在事后帮他推理出了过程,但理性同样也让他直到现在都觉得难以置信:
什么叫琴酒是卧底朗姆是卧底伏特加是卧底贝尔摩德有异心,于是他们合伙另一群警察卧底,一起把组织boss给搞死了?最后甚至还是琴酒开的枪?
不是,为什么他会被两个卧底警察敲闷棍啊?这合理吗?
“伏特加当时不知道琴酒的身份,不敢暴露身份也正常。至于琴酒……嘛,我觉得这家伙不能用常规的思维去判断。”
某刚从意大利回来的新任警察稍加思索,有了绝妙的类比:“你还是把琴酒当成贝尔摩德那一类的人看待吧。”
行事没什么底线,作风自然算不上多么正派,但都不是很想组织活。
江户川柯南虽然顺着这番话想了想,但最后还是不想评价这两个人:“后面怎样了?”
尽管萩原研二并没有参与这次行动,事发时甚至不在日本,但这家伙毕竟掌握了第一手二手消息,跟那群警察也熟悉……好吧,主要是他现在只能抓到这位看起来特别闲的卧底了,没法挑。
好在萩原研二口风不紧,有问必答:“乌丸莲耶确认死亡,琴酒和贝尔摩德失踪,剩下知情的人都是卧底。”
“不过组织目前还没有原地解散,boss死亡的消息也没有传开。”
江户川柯南能猜到这么做的理由:“为了稳住剩下的那些组织成员?”
萩原研二赞许地点头。
作为一个跨国犯罪的大型组织,平日里运转起来就不太需要boss插手——嘛,虽然这跟boss自己的作风习惯有关系就是了——总之离开boss之后,组织也不是完全不能转。
至少维系一段时间肯定是没问题的。
因此,为避免消息走漏遭到剩余势力的反抗,朗姆利用自己二把手的身份,直接按下boss死亡的消息,代替他处理组织内部的事务。
再结合与各国警方的合作,就可以利用提前设计好的任务行动设下一个个圈套,从内部瓦解组织的势力。
萩原研二评价说:“办法是迂回了点,但也是为了能将损失控制在最小。”
江户川柯南完全不觉得这种安排有什么问题,比起组织什么时候死,肯定还是其他人能好好活更重要点:“一步步稳住慢慢来就好。”